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份报纸与一个很男人的老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30 四川在线

  世界杯精彩有余之际,却因一个叫老黄的解说员而有了另外的滋味儿。

  其实,不过是老黄一份真情再现,没想到招惹而来的是媒体和社会各方的抨击和指责,大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架势。翻翻有关他的消息,大多有一股恶臭的味道。老黄也挺不容易的,前阵子和老婆离婚,就马上有人联想到与某超女有染的话题。当名人就是不容易,不然这些喜欢八卦和无聊的消息也不会空穴而来。

  在这里,我不是在想提老黄的是非,也不去用一个不着边际的猜想去臆测什么。而是厌恶某些劣根的嘴脸。我也是俗人,叫凡人或普通人更适合,吃的是五谷杂粮,过的是平常的生活。但是,对网络有一份难舍情怀。因为,网络上可以说说真话,可以听到看到一些真的东西。只不过,我没有那些杂家和主流的思想境界,更没有那些甘心充当文字奴隶的兴趣。我只想做自己,真实的自己。老黄的那些表现,与我们平时的真情表现没什么两样吧?不过是人的真实一面,就是因为他的职业约定了他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不能容忍。当然,那些歇斯底里的呐喊,是让习惯了规矩和规范的国人有些反感。于是,还没等老黄个人宣泄到了尽头,劈头盖脸的某些指责和观点潮水般涌来,毕竟是老子号的CCTV,权威决定了一切,老黄开始道歉,而一些关于他歇斯底里的版本开始流行,于是,一些劣根开始拔高调子,于是......最后上升到爱国的高度上来。

  我不理解,为什么国人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和指责?老黄不过一个职业的解说员而已,偶然的流露一些真感情,就不可以吗?看看漫天的飞雪,我想到为什么冬天会冷。

  想说的另外一件事,今天上班等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大概8、9岁的女孩在站台卖报纸,后来才知道她是利用暑假勤工俭学卖报纸,我也拿了一份,找了半天还是没有零钱,只有把1元硬币给她,碰巧她也没有,最后,急着赶车上班就没顾上她找零头。到了单位附近,又遇到一个同样的卖报纸的女孩,我习惯的摸钱买,我递给她10元,却收到9元的零钱,一问,她很平静的说:我是做勤工俭学,一元一份。手里捏着两份同样的报纸,却有一份说不出来的感觉。当然,两个孩子不同的卖报价格,并无能完全说明什么,却让我有一些担忧和顾虑。既然是勤工俭学,为什么要把定价五角的报纸卖到一元呢?是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获得必须的学费,还是一种投机的做法?

  勤工俭学的一张报纸,不同的价格,看出了一些孩子对社会的态度。同样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黄,不过现场解说的时候激动了一下,竟然招惹出这么多是非。

  两个事情的经历,有一种无奈的苦涩,孩子是单纯的,为了某些利益而选择一些技巧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于一个解说员,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耐心,是因为他不可原谅,还是他错犯了众怒?

  一个解说员的真实表露,让我看清某些劣根的嘴脸。一份报纸,让我学会了理解。乐乎?不乐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