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一轮土地风暴将如何刮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33 四川在线

  2005年国土资源部开展执法检查发现,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国15个城市70多个区县违法用地宗数和面积数分别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和面积数的63.8%和52.8%,有些地方高达80%和70%,有的甚至在90%以上。今年通过对2004年9月以来的用地进行检查发现,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

  我国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改革,由行政性分权跨入经济性分权。地方政府在税收方

面有了部份支配权的同时也就有了自己的利益,也正因为有了一部份利益,不需要仰中央鼻息,一些地方日渐坐大。中央希望的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但由于地方政府在决策和财政上不再依赖中央政府,使得两者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有时会做出违背中央“和谐”愿望的行为来,出现了中央政令在一些地方难以贯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形,这在土地问题上最为明显。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土地成为一句空话,并导致民怨载道。

  曾经有人笑言希望来一次像去年的审计风暴那样的土地风暴,以减少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但土地上可以产生的效益太大,很多城市土地价格增长得过快,这往往并非是市场经济的结果,而是当地政府与房地产商共同操盘完成的,甚至有的是在当地政府独立操作下完成巨额增长。地方政府想的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用“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在当前的分税制上取得更多的利益,而是不惜用牺牲其它人的利益来取得自身的利益。

  在这样巨大的土地利益面前,一些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为自身的小金库着想,不惜以牺牲农民或者其它人的利益来完成自身利益的扩张。并且在当下的环境中,通过以土地开发套现的行为又可以在短期内以“形象工程”的美名获得明显政绩,这样财政收入与自身政绩两不误的美事使得地方官员趋之若鸳。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又是地方党委、政府换届之年,从过去的经验看,新一届地方政府往往掀起新一轮圈地热,用地与供地的矛盾将变得更加尖锐。在这个紧张时刻国土资源部官员张新宝能够“铁腕”说出“要让宏观调控落地有声”的话令人振奋,但如果真正刮起“土地风暴”,那就面临一个问题:在全国大规模的土地违法面前,国土资源部是否有勇气、有智慧将土地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如何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又不至使其与中央政府产生更深的矛盾,这必将考验中央的执政智慧。而且违法开发土地者,往往打着经济开发的旗号,使得人欲下手查处又怕落一个妨碍地方经济开发的指责。

  成都武候祠门口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当下中央与地方的微妙关系便是如此,此次宏观调控如何审时度势,期待着国土资源部的有效行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