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电价上调的宏观调控意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34 金羊网-新快报

  财经观察

  冯科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特急文件调整电价,从2006年6月30日起,全国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调1.174分,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调2.494分,其中包括移民后期扶持基金6.

25厘和可再生资源附加费1厘。

  从全国上网电价调整的幅度来看,本次电价调整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每千瓦时1.5分,属于偏谨慎的试探性调整。

  从整个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今年1-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高位反弹,据统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0.5%,1-4月份,非金属矿物质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工业投资增长速度也相对很快,1-5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以17%的速度快速增长,部分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比如钢铁产业,目前产能为47000万吨,另外还有在建项目7000万吨,拟建项目8000万吨,而需求只有35000万吨,直接产能过剩约12000万吨。而这些产业都是高能耗的行业,国家一直以来对它们采取歧视性的差别电价政策,这次电价的上调,无疑会继续增加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强迫它们降低产量。因此,上调电价,在某种程度上将有助于抑制我国经济增长偏热的趋势。

  另一方面,每当夏季,我国就会进入居民用电的高峰期,而我国电力这几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华北、华南、华东等地区缺电问题特别严重,一些地区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的办法来缓解这种矛盾,部分地区还专门实施对处于不同峰值的时间段采取差别收费的政策。在用电高峰前调整电价有利于用经济手段来调节需求,提高城乡居民节约用电的意识,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

  总体而言,这次电价调整的时机是恰当的。对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能耗的产业影响较大;对火电企业而言,将有助于它们消化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劣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火电企业的发电意愿,有助于缓解即将到来的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居民而言,在物价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调高电价,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据专业人士测算,居民能够忍受每次每度电涨价1毛钱的幅度,本次调整也只是这个幅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估计在物价持续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年内电价仍有再上调一次的可能性,但是继续上调的空间将非常有限。这次调整电价,具有某些程度的宏观调控意味,可以看做是发改委配合央行实施紧缩政策的一项措施。

  (作者系北京大学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