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考分“自由市场”后的黑洞有多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38 正义网

  高考分数公布后,山东曹县、单县等地出现了买卖高考分数的现象。单县一中门口,买卖分数的队伍排出去400多米。知情者称,今年的“行情”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一次,往年理科585分到590分的价格是在3万—4万元,但今年飙升到10万元甚至是12万元。而一个630多分的成绩,更是卖了25万元的天价。(7月2日青年报)

  这样的事情,确是惊天奇闻、惊天丑闻。奇闻之奇,奇在高考分数变成了萝卜青菜

,可以当街叫卖,讨价还价,自由交易;丑闻之丑,不仅丑在这种勾当违法乱纪,更在这种违法乱纪的勾当竟然可以公行。“今年行情最好”——这比较之下才有的鉴别,鉴别的不仅是“今年的行情”,更证明高考分数的交易在曹县、单县等地早已是年年都有的传统“买卖”。为了金钱,连杀人越货的营生都会有人铤而走险,因此出现高考分数的买卖也并非匪夷所思,真正值到议论者,乃是这样的一个“自由市场”何以会如此自由,规模一年大似一年,行情一年好似一年?

  尽管高考分数变成了萝卜青菜可以自由买卖,然而高考分数终久不是萝卜青菜——买下萝卜青菜,凉拌还是热炒全由自己,但高考分数最后变成金榜题名,牵涉学籍、姓名、照片、户籍、投档、录取等等,如果不经过“过户”这一关,再高的分数也是一张废纸。那么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高考分数热卖的背后,必定存在一个支撑这种热卖的完整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至少要包括高中、高校以及地方招生部门。其实,“自由市场”中的中介早已透露了这个公开的秘密:一是以当地的高中老师为依托,二是以高校招生人员为后台。有这两条,不管给高校送去什么样的学生,都不会露馅。

  教育部今年明确规定,所有高校在本地和跨省招生来源计划将全部实行网上编制、执行和管理,对调剂指标进行全程严密监控。。而一些省市则明文公示,今年一律不得点名录取,不得体制外招生。“点招”之类一直是高招“黑洞”,今年这个“黑洞”有望堵住。然而考分“自由市场”上送出的“上线考生”乃至“高分考生”,既不用“点招”,也不在“体制外”——这“中规中矩”的录取,是暴露了高招中新的“黑洞”呢还是原有的“黑洞”远比想象的要大要深?人们期待着水落之后的石出。

作者: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