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倒背《老子》,老子好玩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42 正义网

  一名11岁男孩,将《老子》81章倒背如流。近日,这位名叫李洪彬的五年级小学生在北京大学电教中心表演了正、倒背诵《老子》81章。(据《新京报 》7月2日)

  好家伙,小小年纪竟将诘屈聱牙连大学文科生或者学者教授们都未必能全文正着背诵如流的《老子》倒背如流,不过,李洪彬的倒背《老子》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会是后无来者。在他之前,大连有个叫李杰馨的11岁男孩,在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就已

经表演了正、倒背《老子》81章和圆周率2000位的绝技,可能不久的将来就有第三个第四个倒背《老子》表演者了。

  倒背绝对是个绝活,没有超强的记忆力是拿不下来的。既然孩子有这方面的才能,不用是很可惜的。大概是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名言在起作用吧。孩子的父母都选择了让孩子倒背这个捷径出名法。

  再好的经典妙文,倒背总不合文意逻辑。但让孩子倒背《老子》,绝对不是更好地让孩子理解《老子》的博大精深,而是在追求表演的“炫技”效应。看看,你们这些大人,连正读《老子》都很困难;看看,我家孩子可是能倒背如流。现场上专家的瞠目和观众惊讶的目光和如雷的掌声是他们“阴谋得逞”的最好奖赏。至于玄奥的道家经典演变成一个个默诵的字符;至于孩子背诵的无味则早已被表演带来的“乐趣”所冲淡和掩蔽。谁还在乎经典的真正妙处?

  孩子有惊人的记忆力是个好事,有必要拿来倒背《老子》吗?如果让孩子多背些优美的诗词、优美的散文肯定要比倒背《老子》有意义。再说,孩子更需要的是快乐健康地生活,而不是追求“天才”、“神童”光环下的“炫彩生活”。可惜的是他们的父母已深深陶醉在自己亲手编织起来的“炫耀教育的成功”;已深深陶醉在自己的孩子因“卖弄表演”带来的掌声和鲜花之中了。

  国人的“神童情结”由来已久,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就会抑制不住出名的冲动。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可算是一个代表。仲永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结果是“泯然众人矣”。我想,李洪彬的超常记忆力会不会也同样在一场场的表演中“泯然众人矣”?

  靠出怪招奇招不合常理之招,鲜有成就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只会把孩子逼上绝路。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让孩子陷入无谓的“倒背如流”中,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实现家长的人生理想。即使是打着爱孩子的旗号也是对孩子的残害,当然更多的是心灵上的。

  “解放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鲁迅的话永远不会过时,只是功利至上的家长是听不进去的了。

作者:王军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