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话及官员的"安全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44 东方网

  江曾培作品集煤矿事故频频发生,为了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地方的煤炭局都设立了一个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即人们常说的“安全局长”。话说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炭局的“安全局长”,名叫李敬华,鉴于许多管煤炭安全的局长都栽在权力上,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安安全全做完一届“安全局长”。为此,他在安全问题上从不开后门,凡是安全有隐患的煤矿,休想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有关证照。

  有人形容说,这个“安全局长”为自己用权行政,也戴上了一顶“安全帽”。

  看来这是明智之举。

  可是,这顶“安全帽”并没有让这个“安全局长”获得安全,最近还是落马了。

  这是为什么?原来,他不收那些有安全隐患煤矿老板的贿赂,并不等于不收贿。他采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办法,拼命收取那些安全措施过了关的煤老板的钱。他想,只要这些安全措施过了关的煤老板不出安全事故,他收下的钱就安全了。单2005年春节期间,他从一个个上门拜年的煤老板手中,就收了60多万元的“礼金”。他自鸣得意:捞钱也要有安全意识。

  这种“安全意识”,不是建筑在为政清廉的基礎上,不去做苟且之事;而是伪装掩饰,尽力不让受贿丑行露馅。与所有的贪官都要耍两面派以自保一样,不动有隐患的肉,加紧吞保险系数大的肉,不过是贪官趋利避害的一种新表现。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既然“为”了,捞了不义之财,那怕是从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煤老板处捞来的,此处不暴露,别处还是会露馅的。李敬华还是被一个犯事的煤老板供出来了。这顶“安全帽”没有保住他的安全。

  这样说,并不完全否定一些官员想戴“安全帽”的心情。安全,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各行各业都求安全,官场也不例外。由于官员拥有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机会与条件较多,诱惑力较大,加强这方面防范,戴上“安全帽”是十分必要的。胡锦涛同志日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解决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问题,“不重视不行,不抓紧不行,不下大气力不行”。为了不受宦海的腐败之风污染,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官员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安全意识,戴上“安全帽”。但是,这种“安全帽”是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思想材料织成的,而不是像那个“安全局长用虚伪的做作编织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用“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的手法编造“安全帽”,看似“明智之举”,实则愚蠢透顶。巧装打扮的李敬华由此露出两面派的马脚,加速他的落马说明这一点。


作者:江曾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