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改委六项措施淘汰落后产能 钢铁业并购进入高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49 南方日报

  6月20日,宝钢接受三大矿业巨头提价19%。中国钢铁业仿佛再次走进了寒冬。年初的稍稍好转又将被铁矿石的涨价吞噬。

  十天之后(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控制钢铁工业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提出了6项措施控制钢铁业总量。根据通知,国内钢铁工业要形成2—3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

业集团,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0%以上。看来,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已经是锐不可当。

  淘汰一亿吨落后产能

  发改委指出,盲目投资、生产严重过剩和短期产能扩张仍是钢铁业最大的问题。通知规定钢铁工业新一轮的调控目标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钢生产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生产能力。

  发改委官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尽管政府先前对钢铁行业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抑制钢铁工业盲目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

  “这份有关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文件是在去年钢铁产业新政的基础上,对于加快国内钢铁企业结构调整的再一次强调。”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起草者之一、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专家李新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与去年的钢铁新政相比变化不大,但是八个部门的联合颁布,足以证明了政府对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产业集中度低是钢铁业顽疾

  李新创告诉本报记者,这份文件由于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并没有很多细则出台,因此,对钢铁企业的影响还很不好说。但是,他认为,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是钢铁企业的两大方向,将不可避免。

  对于中小钢企会不会在这次淘汰落后产能的浪潮中纷纷倒下,李新创的态度是很乐观的。他认为,中小钢企能否在行业中生存,关键的力量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文件。不过他告诉记者,大型钢企的兼并重组已经开始。

  李新创说,中国钢铁业的根本痼疾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因此要通过联合重组,把淘汰落后与新增产能结合起来。

  据统计,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大大小小钢铁生产企业1400多家,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就有18家,产量超过千万吨的有8家,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年生产能力也只有2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不到8%;排名前15家企业钢产量仅占我国总产量的45%,而日本前5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日本钢产量的75%,欧盟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

  兼并重组格局已经形成

  银河证券的田书华也认为,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降低了中国钢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钢铁企业如不加快自身整合速度,就很可能成为跨国企业并购的目标。米塔尔收购阿赛洛事件要求中国钢铁行业加快重组兼并步伐。

  根据发改委的通知,国内钢铁工业要形成2—3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其实,兼并重组的浪潮在去年年末就已经悄然展开。据统计,近两年来,国内大规模的钢铁企业并购已经超过20起。

  近期以来,宝钢、马钢、鞍钢以及本钢等国内钢铁集团都已经开始加快整合步伐。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上周提出,要在4年内跻身世界钢铁业三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宝钢工程技术公司共杀入了9家钢铁股,除G邯钢外,还持有莱钢股份、G广钢、G马钢、G八一、G安钢、G酒钢、G济钢和南钢股份,持股量从180万股至2461.11万股不等,持股排名位列1至9位。

  虽然宝钢收购邯钢仍然没有结果,但是宝钢新一轮的投资布局已经展开。李新创说,目前中国钢铁业大的格局较为明确:宝钢、鞍钢、武钢和首钢将作为区域核心企业加大区域性重组力度,同时结合老企业搬迁和兼并,实施沿海布局。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实习生刘丽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