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等收入者是“易碎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49 南方日报

  议论风生

  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很快就要成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及时跟上,我国中等收入者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或滑向贫困,或在压力和迷茫中坚守。中等收入者需要“扩容”,也需要“维护”(《广州日报》6月28日)。

  对于中等收入者,理论上向来认为,他们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条件。然而,有人认为,在中国,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忧心忡忡的阶级。“我一旦停止工作,现在的一切就不复存在。”“就我那点存款,如果国家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我立即就一文不名了。”有记者甚至在文章中这样呼吁,谁来为中产抵御风险?谁来让中产真正强大?

  这样的观点似是而非,其实经不起推敲。按照以上的逻辑,中等收入者似乎应是一个什么都不用担心的阶级。他们不必担心被市场淘汰,也不用担心生病和金融风险。果真如此,那这样的阶层,恐怕“只应天上有”,人间实难寻了。我想,职业压力和对生存的忧心哪个阶层都有,甚至,越有钱的人压力越大。对政策调整和金融风波,老板只会比公司职员更焦虑。

  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资产阶级”在遭受破产;在这个地球,也不仅只是中等收入者在努力工作,谁又能在“瞑目”之前停止劳作和思索?

  美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据说很稳定,力量也强大,但美国的这些中等收入者也得为房子孩子和养老金奋斗一生。哈佛大学教授沃伦曾预言,未来20年美国将有1/7的家庭面临破产。中等收入者“因病致贫”,许多人把这拔高到中等收入者“易碎”的高度。在我看来,年收入达6万元—50万元的中等收入者,肯定是最先参与社会保障的群体,若在此条件下还“因病致贫”,这笔账算给谁?

  中国的中等收入者之所以“易碎”,我想,绝不是经济力量上的“易碎”,而是数量上的“易碎”,能够达到“中等收入标准”的人口太少。或许,正是因为中等收入阶层还属“稀有品种”,如今,一有“中产阶级”因病致贫、因房致贫,一有中等收入者喊冤叫屈,就会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林金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