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百姓选择储蓄是有后顾之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00 正义网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6月29日举行的中国国情论坛上认为,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支出结构因之发生很大改变。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促使人们考虑收入支出时非常谨慎,预防性心态成了储蓄存款的最大诱因。(7月2日《海峡都市报》)

  住房、医疗、教育费用是老百姓的三大必须费用,这个三个费用的上涨速度超过多

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稳定。目前,多数普通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日子感觉过得紧巴巴的。所以,他们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舍得花掉。

  百姓表现出的高储蓄和低消费意愿,主要还是跟当前百姓所承担的巨大生活风险和压力有关。尤其是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这新三座大山还没有消失的趋势,一般人不仅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心理上也背上了不小的包袱。特别是,近年来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据华东某市城调队2005年的抽样资料,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19年共需投入基础教育费用约13.1万元,比1999年的测算增加了5.1万元。

  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标准。

  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在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等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谁还敢随心所欲地花钱呢?应该说,凡是有后顾之忧的人,薪水无论多少,都不敢乱花,因为父母妻儿不一定都有稳定的收入,医疗费用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以及养老制度不明朗。同样,一些低收入者由于许多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

  目前,中国急切地呼唤消费时代的来临,但这个消费时代绝不会自动到来,更不会仅仅凭年轻一代的观念新潮就自动实现。只要制约内需增长的根本性障碍没有消除,这一代人就会或是不敢消费、或是没有能力消费。这些体制性的制约因素,其实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低工资优势”观念及政策;高不可攀的学费和医疗费;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席等。要迎接消费时代,还需在消除体制性约束上下功夫。

作者:南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