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人员为什么不愿意申请专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01 正义网-检察日报

  “我是搞科研的,也申请过专利,但我们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都不太愿意申请专利。”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赖爱光在分组讨论开始不久就发了言。在此之前,副委员长路甬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报告专利法执法检查情况时,建议将对该法的修改纳入明年常委会立法计划。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增长,是专利工作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表明我国自主创

新能力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加快的标志。

  赖爱光说:“申请专利文本多、填写规则多,审批时间长,企业技术人员不太敢沾边。加之专利法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利知识匮乏。

  路甬祥副委员长在作专利法执法检查报告时也将企业专利申请少作为专利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1998年至2003年,我国企业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不到30%,虽然出现了华为、海尔等一批专利大户,但全国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

  科研机构或是企业科技人员不愿意申请专利,在赖爱光看来,有意识的问题,更有制度的原因。

  “公开申请专利后,人家都跟着做,反而对自己的产品不利。”赖爱光说。对此,姜颖委员深有感触:“当前,某一项专利产品市场前景看好,被全国各地群起仿制。专利权人要到各地法院分别起诉,打得起官司,也赔不起时间。”

  “剽窃、抄袭、侵权行为已经泛滥,社会氛围甚至有点畸形化了。”郑功成委员说。

  “而且,对科技人员来说,普遍认为有无专利对科研成果的评定影响不太大。”赖爱光说。

  汤洪高委员说:“如果这个成果已经放在那里不用,往往没有争议,一旦成果转化产生效益,问题就来了,单位单纯强调职务发明归单位所有,而不顾发明人的利益。”

  为推动专利事业的发展,委员们提了以下建议:加强对专利权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特别要在执行难方面下功夫;把专利和实施成效作为评定科技进步奖的内容之一;加强专利法律的服务工作和宣传进入企业的力度;缩短专利的审批时限;不要再一味强调职务发明,而不把利益给个人。

  郑功成委员总结:“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我国现状看,专利法和商标法的执行都存在问题,著作权法执行中的问题更多。建议在督促专利法实施的同时,加强对商标法、版权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的执法检查,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只有形成这样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知识产权才能得到全面保护,建设创新型国家才会有希望。”

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