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领导意见不统一,联合执法走形式,违法项目不断升级  政府规划遭遇龙头企业阻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04 中国环境报

  ◆柴骥程 傅丕毅 秦亚洲

  面对中国家纺第一镇污染日益严重的区域环境,一份兼顾控制污染和节约能源的环保热力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频遭梗阻,政府几大部门束手无策。

  发生在浙江省海宁市的这件怪事,不啻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当下,科学发展观的国

家战略在某些地方正遭遇伏兵阻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亟待打一场保卫战和持久战。

  一方水土污染严重,环保企业叹无用武之地

  傅宝林,浙江省海宁市宝峰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3年前,他对热电联产这一节能环保项目的发展前景踌躇满志,万万没想到,投产还不到一年,公司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宝峰热电有限公司所在的海宁市许村镇位于河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上,全国闻名的轻纺面料生产基地就建在许村镇,印染纺织行业是当地支柱产业。印染纺织企业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供热,许村工业园区内企业都自备小吨位燃煤锅炉以供应生产。在这个工业园区,拥有小锅炉的企业多达82家,小锅炉110多台。

  据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院长周震武了解,区域内供热小锅炉年总耗煤量计12万吨,锅炉大多为水膜除尘,脱硫率几乎为零,而且污染物难以集中处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和资源浪费,海宁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对许村工业园区制定了《海宁市许村工业园区热力规划》。这一规划建议,海宁市政府立即实行区内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淘汰现有小锅炉,保障工业园区科学、持续发展。2003年4月28日,嘉兴市、海宁市16个政府职能部门讨论通过了《热力规划》。按照《热力规划》要求,宝峰热电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所有产生污染的供热设施都将被淘汰,由宝峰热电通过专门管道集中供热。

  2005年6月13日,投资2.3亿元的宝峰热电有限公司建成投产。然而,尽管供热的价格一降再降,有些企业还是不愿意接网。傅宝林说:“如今公司的锅炉、发电机组等设备有50%闲置,去年公司亏了570万,目前我们每个月要亏50万左右,再这样下去,只有破产倒闭一条路。”

  一方面是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却是环保企业身陷经营困境。而造成这一危局的主因是当地一家重点污染企业——海宁龙洲印染有限公司带头抵制《热力规划》,一再拒绝拆除自备锅炉。

  “龙头老大”拒绝环保规划,企业利益盖过百姓安全

  海宁龙洲印染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印染企业,每年的煤炭消耗量以及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居区内企业之首。《热力规划》制定3年来,龙洲公司非但没有执行规划,拆除锅炉,反而一步步加大了违法的步伐。

  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邬宏飞对记者说:“龙洲公司原先向环保部门申报过一台20吨锅炉的改造项目,当时我们批了,但同时规定:待许村工业园区的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动后,必须把这台20吨的小锅炉拆了。但是,龙洲未批先建,最后却建成了两台20吨锅炉。”

  随后,龙洲公司利用政府管理部门“各管一段”的弊端,实施第二步行动。海宁市经贸局副局长董菊云告诉记者,从2004年7月10日起,这家公司又擅自在锅炉上安装了两台15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用来发电。

  轻易闯过两关,实施的第三步更加简单——合上闸门,揿下电钮,发电。据群众反映,龙洲公司目前已经在脱网发电。嘉兴市经贸委主管能源项目的副主任吴海松介绍说,任何一个电厂包括所有自备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和大电网并网,如果脱网运行,安全隐患很大,一旦锅炉发生问题,突然跳闸,会引起剧烈爆炸。

  今年5月20日,记者来到龙洲公司进行采访时,龙洲公司董事长俞炳良承认目前已经发电一段时间,“企业的大网用电和自发电,基本各占一半。”

  龙洲的行为使得政府制定的《热力规划》及与其配套的《关停燃煤锅炉实施方案》都成为一纸空文。

  “龙头企业”带头,其他众多污染企业纷纷效仿,对规划执行采取“走着瞧”的态度。记者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海宁市有关部门迄今还没有出面拆除一台小锅炉,企业接网任务也没有彻底完成,整个园区的污染和节能状况并没有因为规划而改善。一些印染企业甚至扬言:不执行这样的规划!

  违法项目竟成“烫手山芋”,五大部门均拿不下

  违法行为如此明目张胆,何不重拳拿下?海宁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了解这一情况,却也都表示行政执法有“难言之隐”。

  2004年8月,就在龙洲违法发电、供热项目即将完工之际,海宁市环保、经贸、供电、安监、消防等五大职能部门首次对龙洲进行了联合执法。随即,海宁市经贸局向龙洲发出了通知,要求立即停止建设;海宁市环保局发出了《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海宁市供电局则通知龙洲不得擅自发电,否则将采取拉闸停止供电措施。

  三纸公文发出至今已超过21个月,3个发文部门再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罚或者纠正龙洲违法行为的措施。龙洲公司在接到3份通知书后,依然按部就班把违法项目建成,并开始脱网发电。其余参与执法的职能部门在联合执法行动后,连类似发文制止这样形式上的举措都没有采取。

  这些职能部门似乎也各有理由。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邬宏飞解释说,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可以责令他们停止建设或罚款,但面对我们的责令,他理都不理,我们没有强制执行权。

  海宁市经贸局副局长董菊云对记者说,龙洲的这个项目没有经过审批,肯定是个违法项目,但是木已成舟,经贸部门可以做到不予审批,但没有办法让项目停下来。

  海宁供电局副局长魏凯表示,“龙洲没有批文,我们不会和他们签任何协议”,同时称“如果有证据证明他们在擅自发电,我们会干预。”而龙洲董事长俞炳良却告诉记者,他已经向供电部门提出并网的要求,并告诉供电局目前这样“脱网运行很危险”。

  对于种种怪现象,嘉兴市经贸委副主任吴海松给了记者一个暧昧的答案:“嘉兴市的领导有不同意见。”据了解,海宁市、嘉兴市的不同领导对此事的看法截然相反:一种认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符合规划、没有经过批准的项目应立即喊停,依法处置;但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方企业之间的事情,政府不应该干预。许村镇党委书记王记清身处规划执行和“不同意见”的漩涡中心,他说,处理龙洲的问题,从法律角度而言并不复杂,是非也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很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