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边走边读:带几本书去青藏铁路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33 新华网

  领略青藏线沿途神秘美景,读《沿着青藏铁路去旅行》;了解世界之巅的建设者,读《东方哈达》、《穿越巅峰》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它横跨世界屋脊,全长1110公里,其中960公里线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它穿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最高点为5072米;它所经过的地方大部分是“生命禁区”。青藏铁路的通车将向世人揭开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纱,青藏铁路修筑过

程中的故事也异常感人,青藏铁路的生态影响需要前瞻性地关注……近期,坊间涌现出不少以青藏铁路为主题的书。

  青藏铁路:旅游好去处

  西宁八景,格尔木的海市蜃楼,布达拉宫……青藏铁路途经的每个地方都那么神秘。这是一条载得动所有好奇的铁路,一条通往神秘的铁路,一条世界级的旅游热线。无论你是拎着LV皮包的小资,还是驮着大背包的“驴友”,青海人民出版社的《青藏铁路旅游指南》和广东旅游出版社的《沿着青藏铁路去旅行》或许会有助于你认识青藏铁路沿线的神秘城市和景点。

  《青藏铁路旅游指南》的责编陈浩介绍说:“我们经过两年的策划完成这本书,介绍了西宁到拉萨的沿途风光,覆盖了青藏高原所有的150多个景点。”该书作者张忠孝是青海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是一位地理学家,也是一位旅游专家。“他从事青藏地理旅游研究10多年,亲自走遍了青藏的旅游景点。”陈浩评价张忠孝时说。该书的内容不限于景点介绍,更是一本西藏文化的记录,6月28日在青海新华书店上架时“两个小时卖掉200多本。”陈浩说。

  《沿着青藏铁路去旅行》则是由青年旅游作家谭袆波率众多知名旅游作家和摄影家倾情完成,为美丽的雪域高原留下了原始的生态资料,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旅行参考。

  “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中央电视台2005年“感动中国”特别节目将一个特别的奖杯颁给了青藏铁路建设团队。而百花州文艺出版社的《东方哈达》和海南出版社的《穿越巅峰》无疑是对这段颁奖词最生动的注解。

  在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顶上,晚上11点多雷雨大作,一百多名筑路工人包括女工用血肉之躯压住防雨的彩条布,怕那刚刚添上土的一条便道被大雨淋成泥泽。

  在每个指挥部的高压氧舱内,高原病发的工人都可以在气压回升到平地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治疗,良好的医疗卫生保障实现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零死亡”纪录。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部展示青藏铁路工程的报告文学《东方哈达》的作者是军旅作家徐剑,他盛赞青藏铁路是汉族人民献给藏族同胞的哈达,也是汉藏民族水乳交融的历史见证。

  新华社记者王圣志,在青藏铁路贯通前夕回忆他的纪实文学《穿越巅峰》的写作过程时仍然十分感慨:“让人感动的事儿真的太多了。”该书记录了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的。王圣志几乎是国内惟一常驻青藏铁路一线的记者,自2002年起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采访至今,曾先后20多次驱车穿越青藏线,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工地,他曾两次抵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穿行于“无人区”和“生命禁区”之中,被同行的著名记者唐师曾誉之为“充满激情且富于冒险性”。

  一条世界级的生态铁路

  青藏铁路是一条世界级的生态铁路,11亿元的环保投资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处处体现着对高原生命的敬重。在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前的整个6月,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绝大部分通过了青藏铁路沿线的33个安全通道去产子和繁衍生息。

  翻开科学出版社的《青藏铁路建设之野生动物保护》,关于藏羚羊,黑颈鹤,藏雪鸡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和科学介绍应接不暇。该书用大量图片配合科学精确的讲解,真实反映了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及动植物资源的现状,对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监测研究结果等进行了专题论述,是一部趣味横生的大众科普读物。

  另一本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推出的《青藏铁路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则科学地解答了青藏铁路对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等国内外关注的重大问题。该书责编孟亚莉说:“青藏铁路的施工过程和人员管理都严格施行与周围环境的隔离和生态保护。本书更适合搞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和生态系统研究的人读。”(实习生 林丽鹂)

  来源:中国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