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娱乐化时代的“娱乐化教育标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40 正义网

  河南南阳八中的蒋多多用双色笔答题,故意违规,使得“文”综试卷得到零分处理,而她这一切的动机就是为了“引起重视”。

  作为教师,我欣赏这位女学生的勇气,一位女学生,她毫不客气的用前途、命运换取发言权,她难道没有想到这个可怕后果?——肯定已经想到了。因为自己的成绩本来就不是太好。考学恐怕也希望不大。因此,作为了解学生心理的老师,我觉得蒋多多所要达到的

不仅是一种“引起重视”,还有一种孤芳自赏的考试另类和投机心态。这就是笔者要谈到娱乐化时代的娱乐心态。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社会和有关部门一直是欢迎的,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民主”更是让很多地位卑微的“草根声音”得到了重视,为推动改革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正面的建言献策。可与此同时,也有“另类轰动效应”的草根声音,那些为了得到知名度的三流明星,通过花边新闻制造影响力,还有诸如芙蓉姐姐、木子美之类的货色,则通过“肉体语言”和“身体语言”博得点击量,达到短时间内的人气上升。地位低等的民工,则通过“塔吊维权”、“自杀维权”和“裸体讨薪”等眼球注意力达到终极目的。至于社会上那些屡屡制造新闻达到商业目的恶俗炒作就更是司空见惯了。不可否认,这里面有无奈的思想困窘和制度困窘,但也更有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和渴望出名、引起新闻关注的权益张扬。特殊时代产生了这种特殊思维,当整个社会都将“荣誉投机”和“另类当作”成为一种流行疾病的时候,作为中学生焉能不产生负面效应呢?

  蒋多多认识到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她本人如果文学水平又很好的话,可以用文学向社会中展示自己的思想锋芒,得到社会认可,推动高考改革。在既不能得到高考承认,又不能得到发言权的时候,她用这种极端方式营造轰动力量,对抗整个制度和社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头脑发热,是一种非正当的理智,换言之,这种极端就是一种“自杀式的发言”,这个成本实在太大,不值得效仿。所以,这种所谓的“高考英雄”归本到底就是一个娱乐花时代的牺牲品而已。

  社会不需要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也不需要极端激进的娱乐化心态,这一点对于社会和蒋多多而言,都是不能忘记的。

作者:耿银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