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凝石真是个好东西  产业化亟须标准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49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汪震宇

  “抓一把黄河河床上的泥沙,经过处理,就可以得到凝石——一种相当于绿色优质水泥的新型建筑材料。”清华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孙恒虎近日宣布:凝石原料采集技术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地球上最丰富的硅铝质物料(包括固体废弃物)均可成为凝石的原材料。

  孙恒虎说,随着凝石技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其原料实现了从矿石残渣到沙土的拓展。如今,粉煤灰、煤矸石、废陶瓷、废玻璃以及一切以煤或油叶岩为燃料的炉渣等,都可以作为凝石生产的原材料。

  此次凝石原料采集技术的突破,意味着黄河河床上淤积的泥沙经过适当处理,即可生产出优质的凝石产品,这项技术解决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运作的关键核心难题。黄河是中国沙患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约有4亿吨。为发挥这一新技术在解决黄河沙患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由清华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导的蓝资集团已在山东和河南设立了分公司,立志于把黄河淤泥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孙恒虎还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普通凝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已由建设部正式立项,并交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北京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参编。技术规程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颁布,这将加快凝石的产业化进程。

  据介绍,凝石技术自2003年开始产业化运作以来,其发展进程并未能达到应有的速度,主要原因在于凝石应用技术标准的缺失。凝石是以仿地成岩为理论体系的硅铝基胶凝材料,它不同于传统水泥的高钙体系。因此,凝石不能套用现在的水泥标准体系。

  孙恒虎说,由于没有凝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因此目前很多大型设计院在设计凝石结构工程时无据可依,使凝石在重大建设工程的推广应用遇到了很大困难。如果套用水泥的标准体系将会使凝石生产的很多优势得不到发挥,严重阻碍凝石技术的推广。

  《普通凝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和颁布实施,将对凝石的大规模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使其与水泥区别开来,成为具有合法和确定身份的新型材料;凝石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还将对我国建筑节能工程、重大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地下工程、市政工程和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