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闲置土地"黑洞"助长房价 专家称建土地透明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0:55 中国新闻网

  专家建议建立闲置土地透明制度。中新社发 马健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7月3日电信息的不透明,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之一。日前,国土系统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土资源部正对困扰房地产多年的“地荒论”问题进行商讨。其中有专家建议,建立闲置土地透明制度。

  开发商借“地”抬房价

  “房价增长过快或有些地方有意抬高房价,都与土地供应和使用信息不透明有关。”国土资源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

  然而,老百姓一般不关心土地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随机询问过不下30位购房者,他们大都不了解北京每年的土地供应情况。一位周姓女士漠然地对记者说:“即使了解了也没有用,房价该涨的还得涨。”

  “正是由于公众的这种态度,导致政府在信息披露上步伐缓慢。”该专家无奈地表示,许多开发商不希望政府部门公开土地供应量,更不希望政府公开土地使用状况。但是,“开发商们却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这些信息,一方面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操控房价。”

  闲置土地形成巨大“黑洞”

  虽然,每年地方政府按常规都会公布土地供应计划,但土地实际供应情况和实际利用情况却没有及时披露的规定。特别是每年的闲置土地状况和历年闲置土地累积状况,一直以来都很少对外公布,仅仅作为内部信息掌握。

  由于没有约束,闲置土地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近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2006年地交会上反击“地荒论”时指出,从全国来看,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用地占到了全国供地总量的30%左右,其中北京市2002年至2005年的住房建设已供土地但尚未形成实际住房供应的土地面积有4000公顷,规划建设面积8000万平方米,占已出让住宅用地面积总量的53%,相当于北京市近两年的房地产用地总量。

  土地透明制度呼之欲出

  如何更具操作性的界定“闲置土地”概念?如何将闲置土地信息披露常规化、制度化?已经成为国土部门思考的问题。

  “目前国土部对此问题比较重视,下发相关通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国土部下属研究院地价所所长邹晓云说。

  “闲置土地透明制度的建立并不复杂,受利益驱使,阻力可能更多的来自各地方政府。”邹晓云表示,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利用情况有所掌握,“需要的只是一套制度将这种信息披露固定下来。”(于祥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