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汽车信贷履蹒跚 市场困境折射风险分担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1:23 中国新闻网

  “信用记录不佳,什么都干不了”

  最近,在美国的表哥分期付款买了一辆崭新的花冠,售价为15500美元,首付交了2500美元,随后的60个月内,每月还贷282美元。

  “在美国可以从银行、信贷集团和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买车,只需要提供信用记录和

FICO评分(Fair Isaac Corporation, 著名的信用评估公司)就可以”。表哥介绍说,他是从摩根大通贷款的,因为它的利率比较低。贷款利率水平取决于个人信贷记录和购买汽车记录,通常首次购车人的贷款利率会高一点,有了良好的购车记录后,再买车时利率就会降低或是零首付,即使是以后的房贷利率也会相应降低。

  “信用记录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如果信用记录不佳,什么都干不了,租不到房,买不到车,申请不到电话,甚至找不到工作”。听到这里,你也许多少明白了车贷信用在美国是如何得到保证的。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最初模式是商业银行为主导,保险公司以车贷险形式为购车人承保。但是随即出现了许多投保人使用虚假证明恶意骗取银行贷款的情况,尤其是当风险通过车贷险全部转嫁到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纷纷退出车贷市场。银行没有了保险公司为其贷款承保,也开始紧缩汽车贷款,提高首付标准,缩短贷款年限。

  同样考虑到信用风险,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后对放贷也慎之又慎。数家国际汽车金融公司就曾坦言,目前对风险控制的考虑甚于市场扩张。他们甚至不惜成本各自建立消费者信用数据库,并在客户还贷期内,进行定期跟踪调查,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资信状况难以准确掌握,受利率管制影响,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做到根据消费者个人资信状况的不同确定贷款利息,由此削弱了竞争力。

  信用危机无疑成为了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额付款仍是消费者买车的主要手段,71.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个人全额付款。

  车贷险困境折射风险分担漏洞

  由于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缺位,车贷险曾经是汽车消费信贷盛行的必要保障。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当购车人未按约定如期偿还贷款时,由保险公司代替购车人偿还所欠购车款和其他约定款项,保险公司履行赔付义务后有权向购车人追偿。这就使银行的经营风险得到了彻底转嫁,促使银行大规模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同时也刺激了消费者的汽车消费需求,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迅速发展。

  但这种模式,最终却以保险公司纷纷退出车贷市场收场,保险公司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由此可见一斑。据了解,保险公司推出车贷险时,往往将其与车险等其他险种打包销售,为了获得车贷险衍生出的更多保费,保险公司简化审批程序,承揽了大量高风险保单。实际上,汽车是一种易贬值的动产,当购车者将购买汽车抵押给保险公司或是银行作为反担保时,贷款者连人带车失踪,或者还车也不还款的现象就难免了。

  保险公司没有考虑到可能的风险,但是直接贷款的银行为什么也对风险视而不见呢?因为车贷过程中,银行的风险全部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银行没有承担任何风险地享受贷款获利,这与风险和收益正相关的道理不符。银行没有了风险约束,自然不会考虑风险控制。这种风险分担不均预示着车贷市场难逃困境。

  随后,陆续传出车贷险即将复出的消息,新车贷险也作出较大调整,诸如根据消费者的资信程度制定不同的费率、提高首付或是抵押汽车机动车产权登记证等。也有消息说,担保专业公司将代替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不管怎样,没有处理好风险分担机制的担保办法,还是无法让贷款机构、承保机构都认真控制风险。深圳推出的一项新车贷险条款似乎切中了问题的关键,条款设定了10%的免赔率。对于贷款人的违约损失,银行也必须承担10%的责任。

  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角色

  目前,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主体。虽然银行因为风险控制手段不足淡出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金融公司也因为居高不下的风险控制成本,未能大规模开展业务。但是面对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任何进入者都不会轻言退出。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将有5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

  近日,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宣布开业,中国银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参股,其中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占有50%的股份,神龙汽车公司和法国标致雪铁龙荷兰财务公司各占25%的股份,这是国内首家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

  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结成联盟,保险公司作为直接的参与者继续深入车贷市场,这样的组合显示了市场主体取长补短的愿望。资金短缺和盈利手段单一是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弊端。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只能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而且只能从事单一的汽车贷款业务以及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与银行的联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这种劣势。而汽车金融公司专业化和风险控制能力也能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人民日报欧阳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