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春天带进楼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1:48 红网-三湘都市报

  ■记者 刘燕娟

  社区党建工作看似小事,实则一项大工程。不仅体现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精神内涵,而且是一项示范性的创新工程,是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的一种新载体,是党员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新平台。

  ——丰泉古井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杨清美

  过去,芙蓉区丰泉古井社区的张女士对社区态度十分冷漠,她认为:“驻区单位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社区建设是社区的事情,与己无关。”像张女士这样,抱有“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想的还大有人在。如今,在丰泉古井社区,舞蹈队、健身班、合唱团的欢声笑影随处可见,用张女士的话解释是“因为有了社区党总支,让陌生人熟悉起来,把春天带进了楼栋”。现在在大家的口中,丰泉古井社区由“你们社区”变成了“我们社区”。

  “休眠”的种子又发芽

  丰泉古井社区位于长沙市解放西路繁华的商业中心区,记者没能见到社区党总支部老大姐王桂红,党总支部副书记杨清美向记者介绍,在这个面积为0.08平方公里的社区里,有2200户居民,5500人,其中共有党员734名。驻社区单位有10个,是一个以庭院为主的社区。

  在单位,共产党员都是骨干,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社区楼房里,党员都成了一粒粒种子,埋入广大居民群众中,无声无息。作为普通居民,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琐碎家事,不经意间,就忽略了党员的身份。“自2001年成立社区党支部,再到去年组建成总支,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一条实现全覆盖、增强凝聚力、促进组织化的有效途径。”杨清美由衷地说。

  过去,居民不完全了解楼组里哪几个人是党员,自社区659位党员集体宣誓“我是党员我承诺”,并将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特长、服务项目等制成卡片,分发给居民群众,从此一目了然。“亮了身份后,党员感到了压力,服务群众意识强了,还在服务群众中提升了自己。”

  社区还先后投入资金34万元建设的“先锋之家”,成为了社区党员歇脚、充电、倾诉的“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社区70名直管党员全部在先锋之家参加了全过程的学习教育活动,一些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也被先锋之家热腾腾的氛围吸引过来,主动要求参加党员活动。”杨清美说道。

  邻里帮扶情更真

  中国人一直讲:“远亲不如近邻。”但现代人私域意识强了,人情淡了,铁门一关,各家顾各家,这成了典型的一种“都市病”。这时候,党总支又成了邻里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

  陈远良夫妻是社区的纯居民户,靠拿低保维持生活。丈夫是残疾人,有一小孩读书。党员柳厚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一直关注陈远良一家,主动上门嘘寒问暖,看他们生活上缺什么,想什么,事事想得周全。考虑到陈远良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柳厚明出钱带她去医院进行体检,有了健康证就可以找到一份当保姆的工作。在柳厚明的关心下,陈一家虽然生活不十分富裕,却十分开心。

  像这种党员一帮一的活动,在丰泉古井社区已经是司空见惯了。退休党员蒋励夫妇先后耗时3年收集有价值的药方1100个,自费编印2000册,免费分发给社区群众,方便群众看病求药。还有400多名党团员成立了1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开通服务热线,全天候活跃在为民服务岗位上。今年70多岁的党员李存芝,多年来一直坚持义务巡逻,一次突然病倒,在医院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社区书记请假,说自己当天不能参加义务巡逻了,让社区群众感动不已。

  让和谐春风扑面来

  “空巢老人”是每个社区都面临的一个现象,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

  今年68岁的程佩华老人是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的退休党员,爱好文艺的她于去年9月份在长沙老干部大学学了一个学期的编织手艺后,对手工艺术产生了兴趣。她心里琢磨着,这也不失为老年人打发时间、修身养性的一个好方法。在得知了程奶奶的想法后,总支书记王桂红马上从社区资金中拿出800元,购买了大量编织绳,鼓励号召社区老人都来学习参与。现在,每个星期三,在社区活动室,都能看到一群老年人正聚集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探讨编织技术。此次社区邻里节,在程奶奶的带领下,近40名社区娭y用10天的时间编织出了一个长达2米的“同舟共济”,成为了邻里节最大的亮点之一,更让社区居民对这群老年人刮目相看。现在,编织班还在琢磨着,在2008北京举办奥运会时,他们能给组委会送上2008件小饰品。

  编织班、腰鼓队、京剧班、合唱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正在使社区真正成为健康、文明、和谐的区域生活共同体。杨清美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党总支开辟了6个文化活动站,以党员为骨干组建了15支文化活动队,坚持天天练习。退休党员、原长沙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袁冰清不仅坚持义务为合唱团授课,还把自己家里的钢琴搬到了社区,解决合唱团器材匮乏的困难。一些沉迷于麻将桌的居民,在听到社区里传来的悠扬歌声后,也被吸引积极报名参加,很快戒掉“麻瘾”。

  关注弱势群体得民心

  今年40多岁的郑进是社区一名普通居民,自下岗后,便没有了经济来源,加上身材矮小,知识水平不高,个性自卑的他多次向社区申请低保。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党总支多次为他联系岗位。如今,郑进在一家茶楼里做保洁,虽然工作不轻松,但也游刃有余。

  一直以来,丰泉古井社区都把解决居民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杨清美介绍,社区党总支部采取与驻区单位签订优先用工协议、开辟社区公益性岗位、成立家政服务公司等方式,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到目前为止,共安置下岗职工349人,再就业率达98.3%%。“与此同时,低保户也由原来的64户下降到了29户,社区也被评为湖南省最充分就业社区。”杨清美欣慰地说道。

  为解决居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2004年,社区就与省人民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书,居民生病,只要在社区填写了双向转诊单,在省人民医院看病都可享受到5%%-30%%的优惠,还与附近药店建立送药上门服务,义务医疗人员上门义诊,极大地为居民提供了方便。

  现在,社区直管的58名党员通过“连心卡”的方式,与居民结对帮扶。并定期开展“延伸母爱献真情”活动,对社区内困难家庭子女给予帮助。仅有的一家“雷锋超市”也定期向社区4户特困家庭、25户困难家庭发放生活物资。真正做到“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孤有所托、弱有所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