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消费“马车”为什么跑不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2:28 红网-三湘都市报

  6月中旬,央行的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收入的满意度下降了;而一个月前,央行数据还显示,2005年职工工资上涨了14%%。

  工资的上涨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钱袋子打着小算盘。而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却在为消费不足大伤脑筋。

  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赵人伟表示,消费不足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国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长期提高不上去。

  这无疑是老百姓对收入满意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钱包被高房价挤瘪

  王小姐在北京工作两年有余,尽管月收入达6000元,但她两年来只买了三四套像样的衣服,对高档化妆品更是很少问津。原因很简单,“别人都说我的收入不算低了,但我还是不满意,因为房价涨得太厉害,我必须节约一点,尽快攒足首付款。”

  买了房的吴先生过得也不惬意。他在某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每月的房供还是让他必须“省着点”。“贷款利率提高了,物价也在涨,工资虽说也涨了点,可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得快,哪能不精打细算过日子!”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4年,普通住房销售价格的增幅不断扩大,分别为4.3%%、6.2%%和9.8%%。再看老百姓的收入,1997年至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仅增长8.0%%,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仅增长4.5%%。

  有专家称,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是居民收入的10倍以上,大大超过了3至6倍的国际标准。在房价基数不断增大,每平方米动辄近万元的情况下,居民买房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哪里还敢随便打车”

  除了房价迫使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之外,物价的上涨也让工薪族们感到囊中羞涩。

  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消费物价涨幅呈逐渐加快的趋势,3至5月分别上涨了0.8%%、1.2%%、1.4%%。

  和干巴巴的数字相比,身边的涨价来得更“生动”。5月24日,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北京93号汽油每升从4.65元涨至5.09元,上涨幅度为历次最高。和去年的3.79元/升相比,一年间油价上涨幅度超过30%%。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从原来的1.6元/公里上涨到了2元/公里。

  王小姐向记者倒苦水:“在媒体工作不得不频繁外出,交通费因为出租车涨价而每个月多支付了一两百元。单位每个月的交通费补贴早已不够用了,现在哪里还敢随便打车!”

  食品价格也跟风上扬。原来卖两元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四五元一斤,不到两元一斤的白糖也快涨到三元一斤,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同程度地涨价。

  此外,原油价格、铁矿石价格、煤炭价格等一些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势必将传导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价、油价、气价、水价等也面临上涨压力。

  央行在今年第2季度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发现,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满意度大幅降低;同时,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上升至31.1%%,比1季度跃升了12.3个百分点。

  张卓元认为,尽管平板电视、手机等大件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呈下降趋势,但这些商品与电、天然气、水果等产品相比而言,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后者价格即使变动很微小,也会给人们强烈的感觉,降低人们的收入满意度,从而减少支出。

  北京太和顾问专事薪酬调研的季征告诉记者,相比于上涨的物价,不变的名义工资自然降低了购买力;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还得为医疗、养老提早储蓄。因此,人们在消费时必然会感到“手头紧”,就不得不精打细算了。

  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平权威数据表明,早在200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2004年达到0.458,目前为0.46。而且,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让钱包鼓起来

  对收入的预期下降,已经让吴先生无数次打消了更换手机的念头;也让王小姐往往流连于自己喜好的时装而舍不得买下来。

  居民的“手头紧”直接造成了消费“马车”跑不起来。比如收入差距过大,就造成了“有钱的不想买,想买的没有钱”的消费现象。富人的消费意愿比穷人相对较低,而且他们的高档消费也不能解决商品滞销问题,因为像彩电、冰箱、空调这样的大众消费品,主要还是中低收入者在购买。

  不少经济学家都指出,消费“马车”的“跛脚”,造成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驱动。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长期居于50%%以上,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0%%至80%%。

  高投资形成的巨大产能在低消费面前就变成了巨大的产能过剩;或者被迫寻找外部市场,导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结果是加大了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与经济增长、税收增长和投资增长相比,工资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工资增长比较慢,但无论是为了解决收入均衡,统筹城乡发展,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都应着力增加居民工资。■新华每日电讯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