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待“襄阳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4:30 新民晚报

  

  黄惠

  襄阳路服饰礼品市场关了,很多人舍不得,我说,不可惜。

  尽管6月30日晚上,那里疯狂的甩卖、拥挤的人流、国内外媒体的聚焦陪伴它走过了最后一分钟,但是,关了它,不冤。谁叫它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独有的东西?一个歌手,假如嗓音条件优越,表演能力也可圈可点,可唱来唱去都是别人的作品,那么,换来的评价顶多是“模仿得不错”——拿不出原创作品,终究腰杆不硬。襄阳路市场名声在外,却上不了台面。

  它的名声在于“价廉物美”。在那里,一件标价一百多元的汗衫,最终二三十元就能成交,顾客“砍价”水平低,挨宰了,想退货,摊主绝少理睬,“价廉”就会落空。说到“物美”,襄阳路市场不如它的前身华亭路市场。华亭路市场是在一条两车道宽的小马路上做出市面来的,硬条件差,可不同摊位的商品款式很少雷同,走走逛逛,顾客常有意外发现。进入“襄阳路时代”后,顾客走10个摊位和看100个摊位结果差不多,那儿满眼是“世界名牌”,乍一看蛮像,仔细看,货色不够地道——“抄”来的东西没资格谈“物美”。顾客想要买自主品牌商品,对不起,很难。

  既然襄阳路市场能够成为沪上重要旅游购物景点,吸引滚滚客流,自有它“成功”的奥秘,可惜,经营者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这是它最终被关闭的主要内因。应当承认,市场里有些商品离它模仿的对象已经不远了,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生产者、经营者就此止步,甘心照搬照抄赚点小利,而不愿自主创新,打出自己的“襄阳牌”,名正言顺地赚钱?吃了人家的要吐出来,拿了人家的要还出来,自己的创意别人是抢不走的。

  襄阳路市场的“老板”们今后将各分东西,到龙华地区、七浦路市场等地方重新打拼。他们是承袭“传统”、老调重弹,还是从中寻找症结、另谱新曲?这是值得所有关心热爱襄阳路的人们关注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