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假如大学自动割裂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5:05 浙江在线

  日前,香港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黄依倩对记者说:“我们的不足是学校小,面积不够大,在市中心。但是我们也不愿意搬个新校址而与过去的历史割裂(见《财经日报》7月1日)。

  黄依倩女士的话让笔者颇多感慨。由此想起一则新闻:某重点大学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到新校区报到时,不禁质问校方:“孩子考分那么高,为什么不能进正规大学?”对此,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家长有误解,不知道该大学有新老校区之分,认为新校区不是正规

大学;另外一种解释是,家长更认可老校区,因为那里有承载着大学历史的古老建筑,有大学的人文环境和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再豪华、再漂亮的新校舍所无法拥有的。事实上,倾向于后一种解释的人不在少数。

  遗憾的是,近年来有些大学竞相提出“精神”口号,号召回归、维护传统;另一方面,不少的大学斥巨资在城郊或农村圈地新建大学城,有的甚至整体搬迁。这种圈地而建、贪大求全的大学远离城市,学校需要再造大量的服务机构,造成资源浪费。学生听讲座、参加学术活动、欣赏文化艺术、与教师接触时间都减少,也缺乏人文氛围,让人感觉不到历史的接续。

  当然,有的大学原有的校园面积有限,容纳不下扩招后的学生,搬迁实属无奈。但是,也确实有些大学是好大喜功,趁着大学扩招的机会圈地建设全新的校区。有人还煞有介事地算经济账:老校区在城市黄金地段,出售后可以获得巨额资金,可以在城郊建设面积数倍于老校区、建筑豪华气派的新校区。他们似乎忘记了,一所大学割裂过去的历史,其损失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如山的金钱可以堆砌出一个新的大学校园,但打造不出一所真正的大学。


作者: 方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