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反思高考 没有批判精神星星变成陨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5:35 浙江在线

  这两天,有两则有关女生考试的新闻,比较引人注目。

  一是四川崇州17岁女孩余平居住在猪圈14年励志求学,在中考中得了519分的高分。许多人对她这种卧薪尝胆式的奋斗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是河南南阳女生蒋多多,在高考试卷上宣泄对考试制度的不满,写下“抗议”言

辞,盼各科零分。此举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老师说她“怪”,学生笑她“傻”。

  一个17岁的农村女孩在猪圈里生活十几年,作为社会舆论,应该看到的不仅仅是她奋斗精神的可嘉,更应该看到的是农村民生的艰难。在她的家庭中,父母体弱多病,还欠了2万多元的债务,除了种田外,还要帮人杀鸡挣点零花钱。虽然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但仍然无法改变贫穷的家境,女儿的学习成绩成为惟一的欣慰。从她的事迹中,有一种超越个人奋斗的更为普遍、更具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农民真苦,农民的孩子读书真难!许多人对这种现实矛盾视而不见,只看到了高分的成绩,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考试成绩的关注超越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一位参加高考的女生,在试卷上写下“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这样具有批判精神的语言,并没有收获到周边舆论的共鸣,相反却得到了一大堆的冷嘲热讽。这种现象足以令人深思。目前,中学教育的扭曲和压力,以及高考制度的弊端,早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这位女生所表达的批判,也绝对不是个人的突发奇想,理应有获得社会舆论共鸣和支持的基础。但是,在她所处的现实环境中,其观点和做法却被斥责为“异类”,这说明,在社会和教育领域,人们对批判精神更习惯采取一种扼杀的方式。

  批判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批判、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猪圈里卧薪尝胆”的背后,大家应该想到的是如何改善农村孩子的读书环境。虽然,笔者不主张中学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对抗强大的现实,但是,敢于“叫板”的蒋多多,却应该成为社会舆论批判中学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弊病的样板。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