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岗岩走出山岗,塘边村富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5:52 海峡网-厦门晚报

  党旗在飘扬

  盛夏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同安洪塘镇塘边村,村中的文化活动公园里,孩子们高兴地在这里玩耍,笑声飘荡……

  笔直的水泥硬质路伸进了村庄的深处,规划齐整的79套居民住宅的地基已经建起。

以后,这片住宅区将成为塘边中心新村,文化园综合楼、文化活动公园就依傍在新村的边上。

  站在夕阳下,身材瘦小的塘边村党支部书记纪金田感慨:“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正是有了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这种坚强毅力,塘边村的新村建设才有今天的成效。

  据了解,塘边村原是洪塘镇有名的穷村,由于交通闭塞,850多亩耕地绝大部分是旱地,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大多数人入不敷出。199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村集体收入不足2000元。村里尘土飞扬、脏乱不堪、杂乱无章。

  为早日脱掉贫穷的帽子,围绕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村党支部认真筹划经济发展蓝图,村两委干部对本村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邀请技术人员进行勘探,发现本村60%的土地隐藏着花岗岩矿。

  村党支部多次组织科学论证,认为组织村民开采石头资源,是发展本村经济,摆脱困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途径。于是,塘边村的石头开采业发展起来了,一方方花岗岩走出山岗,走向市场,村集体和群众的收入明显提高。2003—2005年,该村集体收入增加620万元,其中70%的收入分配给村民,30%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有的村民甚至从集体收入中取得了每人1.8万元的分红。目前,该村从事石矿开采的有200多人,石材运输50多人,石材贸易20多人,创办餐饮、日用品销售服务业有十多户,村民收入明显提高。

  在村民生活富裕、村财收入增加的同时,该村党支部也没忘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党员干部率先在全村废除封建日,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现在封建日不请客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如今的塘边村正以一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陈毅彬 杨心亮(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