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百岁新彩楼“触电”扬美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5:59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饶平县饶洋镇新彩楼是建于明末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的围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饶平境内最高的土楼,经历三、四百年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近日记者专程前往饶洋赤棠村,一睹新彩楼的风采。

  饶平境内楼层最多、最高的土楼

  新彩楼位于民风淳朴的赤棠村,这里虽然同属于潮汕地区,且与道韵楼相距不远,但道韵楼所在的村落村民都讲潮州话,但赤棠村村民则讲客家话,给来这里游览土楼的潮汕游客以异乡的感觉。记者穿过一道小巷,新彩楼赫然出现在眼前,该楼为圆形围楼,斑驳的土黄色围墙显得十分高大,站在门前要仰起脖子才能看到楼顶的屋檐。

  新彩楼楼前有一口水塘,水塘与围楼之间有一个旷埕,村民在埕上晾晒着谷物。新彩楼背靠“西岩山”(省道柏丰线西),呈圆形,座东偏南23度,面积2769.8平方米,直径59.4米,周长186.59米,楼高13.6米,四层半,二进一天井,全楼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共有房屋32间,公厅一间,中心为广场,水井二口,该楼是饶平境内楼层最多、最高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记者在现场看到,围楼里还居住着部分村民,中心广场晾着各种衣物,一位中年妇女还在家里编织竹筐,洋溢着乡村独有的安谧淳朴的生活气息。

  新彩楼为饶平詹氏祖先所建

  新彩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以三进三环围为建筑布局,呈圆形,结构独特,外表十分美观,建楼至今无题楼名,独具一格,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2002年7月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詹氏是饶平的大姓之一,历代建有一系列围楼,其中最著名的有新丰的饶宗楼、润丰楼(新丰楼仔),上饶的协和楼、扶阳楼,饶洋的听捷楼、赤棠楼、中央楼、棠厦楼、本支楼,也包括了新彩楼,这些围楼都分布在饶北客语区。詹氏先祖侨居饶平南部的潮语区钱东,后迁居至中部潮语区的汤溪,再迁居至北部客语区的饶洋西瓜园,最后再向黄冈河上下游拓展,成为客语区的大姓。据《饶平客家姓氏渊源》一书“詹氏渊源”篇所述,饶平詹氏开基祖为69世肇熙公。肇熙公生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侨居海阳钱塘《现饶平县钱东镇钱塘》,后迁居汤溪白水塘,再迁饶洋西瓜园。

  周围是密集围楼群

  赤棠村依山建有赤棠楼、中央楼、棠厦楼,其坎下东面路旁,又建有新彩楼、仁和楼(已拆毁)和四方形的和饶楼,六楼连片相映,是饶平第二处最密集的围楼群,仅次于新墟镇往渔村公路的南侧山脚下(在不足0.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六座围楼)。在饶洋镇文化站站长詹校的带领下,记者坐着一辆越野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小山路盘旋上了赤棠村后的西岩山,远远向山岭下眺望,在依山错落而建的普通民居中夹杂着一圈圈庞大的圆形围楼,蔚为壮观。

  环绕新彩楼周围住着不少当地村民,不时可以看到他们投来善意的目光,只是无法与这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交流。有趣的是在新彩楼的后侧还有一座同样历史悠久的二层小围楼,小围楼不知道名称,倒是旁边有一座叫“潄艺亭”的书斋。据詹校介绍,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新彩楼拍过电影《天赐》,近年台湾影视公司也在这里拍过电视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