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把城市当企业经营 怎能不嫌贫爱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6:25 浙江在线

  多种评估一致表明北京“宜资度”全国领先,“宜居度”大幅倒退;中科院调查显示北京城建对低收入家庭关注不够,社科学者认为个别措施已构成“现实的损害”。一个综合性的结论是,北京市政有点儿嫌贫爱富了!(7月3日《中国青年报》)

  城市市政嫌贫爱富,意味着城市市政工程和公共设施的设计、规划、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从城市形象和层次上考虑问题,致力于市政设施的高档化、标准化和外表的美观

化,客观上越来越多地适合高收入者和富人的工作、生活和居住,城市公共服务与占市民绝大多数的平民的距离越来越远。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要求,更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是城市畸形发展的表现,也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城市病”。

  公平分配公共产品,行政权力为每一个公民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应有品格,也是公民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因此,城市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各层次人群的工作、生活、居住和交通要求,使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基本需要,绝不能片面追求城市的品味和层次,只为富人提供方便,尽管有时是无意间造成的。

  事实上,在任何时期,平民都是城市的主体,只有平民满意了,城市才真正“宜居”了,才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首先应当关照平民,从最大多数的平民利益和要求出发,致力于平民的生活出行方便,居住舒适。只有平民的生活满意度提高了,才能使整个城市的满意度提高。

  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又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如果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文化建设和政治民主等各个方面看,北京相对其它城市的优势是明显的,那么为什么市民反尔不满意呢?市民反映和专家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作为大城市的微观功能没有发挥好,城市基本功能之间发生了失衡,城市公共服务的方向和关注点出现了偏差,离平民越来越远了,说得严重点,北京越来越变成了富人的乐园。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

  类似北京的城市公共服务离平民越来越远的“城市病”,在其他一些大中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也不同程度地对平民特别是低收入者造成了“现实的损害”。比如城市房价不断飚升,教育的高收费和乱收费,“无摊城市”的推行,公园等休闲场所和设施的不断高价化,城市公交的不完善和城市出租价格的提升等措施,都在严重地损害着中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使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对他们来说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宜居”,甚至有被驱逐出城的危险。

  看来,找准政府定位,是建设宜居城市,保持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平衡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城市建设上,政府与商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政府应着眼于公共服务,着眼于帮助购买力有限的“穷人”改善居住条件,而商人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人”身上,为他们提供各种升级、休闲服务,以期有利可图。如果政府也站到商人角度上“经营”城市,事事追求最大利润的话,那么城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就必然离平民越来越远,城市也越来越不宜居。也许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了,一定要避免城市越发展,普通百姓越住不起的现象。


作者: 李克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