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重庆丰都2.3亿包装鬼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2:22 华夏时报

  日前,重庆丰都县正斥资2.3亿元对鬼城进行全新规划包装。明年八月鬼节以后,你若到鬼城游玩,不但可夜游鬼城,见识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还可进入“鬼城迷宫”体验“地狱酷刑”,进入“浮沉街”体验“生死轮回”等异类文化刺激。

  政府不要做城市“老板”

  斥资2.3亿元包装鬼城,这被当地政府津津乐道为“以具体、真实、具象的方式纪念性地保留和传承全世界独特的鬼神文化和巴渝文化”。诚然,搞“鬼经济”并不犯法,如果是一般的企业行为也许未尝不可,但是政府作为投资者,斥资2.3亿元包装鬼城,却是大可商榷的。助长封建迷信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权力直接进入市场,以赢利为目的搞“鬼文化”经营,背离了政府的公共职能,突破了“可为、不可为”的政府边界。

  重庆丰都是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不过13348万元,至今仍有27个乡镇465户1052人没有用上电。不难想象,包装鬼城的巨资,能让多少人用上电,能让多少孩子读得起书,能让多少穷人看得起病?当然,政府拿出巨资来必然是期待获得更高的回报:建成的鬼城每年可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然而以赢利为目的的政府必然是“与民争利”的政府;权力介入市场,必将导致腐败横生,使“公共政府”蜕变成“私利政府”。政府永远不要做城市“老板”,拿纳税人的钱以“发展”的名义去投资搞赢利工程。政府不能成为经营主体,应该把市场能做的还给市场,秉持公共财政理念,以有限的资源着力提供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舒圣祥)

  没必要打造“阎罗王”

  今年是中国首个“遗产文化”年,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政策下,四川丰都县斥巨资全力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似乎也是无可厚非,因为这也是为了保护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并通过它,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尤其是在传统民族文化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民族文化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糟粕部分,应该加以扬弃,否则,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乃至曲解。比如以上新闻,其糟粕部分主要体现在:一是容易助长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有人就质疑2.3亿元包装鬼城,到底是“鬼文化”还是“鬼把戏”?二是容易让外界产生误会,尤其是那些不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外国人,误认为中国又掀起了封建迷信之风等。

  无论是为了保护还是弘扬何种传统民族文化,关键是各个地方必须根据各自的实力,并掌握好分寸,同时厘清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糟粕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等,此外,还要做好各方面必要的评估与宣传工作,否则,巨资打造“阎罗王”就难免会给人太过分的感觉。试想一下,一个小小的丰都县,有必要斥巨资2.3亿元,全力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吗?目的和意义包括价值及影响何在?(卢一心)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