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金沙文物保护 美国专家惊喜不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4:1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王嘉)美国阿肯色州州立大学全球项目中心发起的“中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报曾报道)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昨日,4位来自美国的该项目顾问与成都的文博专家一道出席了“中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研讨会,共同为成都的文化遗产保护出谋划策。

  为文物除虫

  成都专家耳目一新

  研讨会上,美国专家为成都的文物保护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纸张、丝绸等对光和温度十分敏感的文物,在陈列时,最好每3个月移动一次,或者采用交替轮流的形式进行展出,这样既对观众有新意,又对文物起到了有效的保护。害虫对文物的伤害相当大,要除虫,美国专家还提出了清洁、冷冻、无氧环境处理、传统化学药物熏蒸等一系列新方案,让成都专家耳目一新。

  文物保护细节

  美国专家赞叹不已

  研讨会前,美国专家参观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地,他们对成都的文化遗产保护赞许不已。“成都文物保护方面的许多细节做得比美国都好。”阿肯色州历史博物馆馆长、阿肯色州遗产部专家亚瓦西·安德鲁说,金沙遗址出土的每件文物都有专门的纸箱保护,这些细节甚至在美国都没做到。“每个小纸盒仿佛就是一个魔术表演的魔术盒,不断地给我们惊喜。”

  参观完武侯祠博物馆,美国阿肯色州州立大学全球项目中心主任玛沙·莫顿毫不吝惜地赞扬说,“成都人应该感到自豪!你们的文物保护范围相当大,收藏的文物数量如此惊人。你们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我们赞叹。”

  文化遗产维护

  培训更多训练者

  据了解,“中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期一年(2005年8月1日—2006年7月31日),期间,市文化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和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联合在成都市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选派了8名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赴美培训。整个项目由美国方面资助,通过一个有倾向性和指导性的项目,来支持成都对地方文化遗产的维护、保护、保存和宣传工作。

  目前,“中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武侯祠博物馆贺游、成都作家冉云飞、四川大学张长虹等8名人员已经完成了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整个专业培训包括了参观考察多个文化遗址,与当地官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和在指定的当地大学、博物馆等组织进行实习等。目前,美方选派的4名专业人员来蓉对中国8名专业人员进行监督、评价和提供建议,并指导建立“培训训练者”工作室。该工作室的目标是培训出近200名训练者,使其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与他人分享培训成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