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校查处121宗案件 七成涉及商业贿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6: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秦晖 实习生刘艳玲 通讯员陈东海、赖红英)昨天上午,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纪工委举行的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大会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证仪式上,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陈韩晓指出,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教育系统案件多发的一个主要诱因。有专家在会上作报告时也指出,优质资源稀缺为个别人提供牟利机会,而教育腐败更加剧了教育不公。

  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陈韩晓代表教育厅党组讲话时提出要将教育中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治理到位。从2000年1月到2005年12月,纪工委和广州地区部省属高校纪检监察部立案查处的121宗案件中,涉及商业贿赂的就有89件,占案件查处总数的73%。

  教育腐败加剧教育不公

  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副主任任建明教授在昨天的会上作了关于教育腐败的报告。任建明分析说,教育腐败主要类型包括教育行政腐败以及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教育腐败。教育行政腐败包括了重点院校评比、重点学科评比、学科点授予、招生名额、招生计划、院士头衔等等导致的腐败;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教育腐败则包括与招生有关的、与教学、人才培养有关的、与科研活动有关的、与学术活动有关的等等。教育腐败不仅破坏了学校的信用和声誉,损害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剧教育不公。任建明认为,教育成为“卖方市场”,为掌握这种稀缺资源者提供了牟利机会。

  建议逐步取消重点学校

  教育改革的出路,任建明认为还是在于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长期来说,缓解教育供需矛盾;加强教育系统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明晰教育资产的产权关系;强化对教育腐败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大教育市场化改革力度。他认为,义务教育应当成为均衡教育,而非选拔或淘汰教育,应逐步取消重点学校,重点学校中的“快班” 、“重点班”。中短期来说,应加强对教育腐败的预防;重视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某教育局一年半人均吃喝3万元

  在审计署2003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审计17个省(区、市)50个县的基础教育经费,发现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数地方挪用挥霍教育经费问题比较严重。 17个省(区、市)50个县中有45个县存在乱收费问题。

  教育腐败的类型还有很多,任建明在其论文中举例提到,某市教育主管部门在2002年~2003年6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市教育局吃喝209万元,人均近3万元,是同期在职教师人均工资的近1.5倍;17个镇教办吃喝和发放补贴402万元,人均2.9万元。

  商业贿赂行为在教育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在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学生用品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以及营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回扣;在基建工程的招标、合同签订、工程结算、认质认价等环节中索贿受贿;高校附属医院在医用设备、药品的采购使用等环节中有关人员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和财物;在教育行政审批过程中出现的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