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四川师范大学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校领导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6:2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抓好三件大事

  搭建三大平台

  笔者:高书记,您好。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请问,六十年来,川师大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获得

这样的成就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高林远:首先要说明一点,我们取得的成绩谈不上巨大,更说不上辉煌。取得辉煌成绩,是激励我们的一种目标和追求。我们正在过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川师大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社会最广泛的认同,主要原因在于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在办学定位上,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是第一位的,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需要,这决定了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的唯一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要求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按照学生成长的需要来配置。在办学理念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服务于一切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学校的任何决策、任何改革、任何措施的实施,都十分尊重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意愿。正是这样的理念把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和凝聚起来。

  我们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传统发扬光大,努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目前,单纯从学科和专业设置来看,川师大形成了综合大学的框架。在教育部的专业设置目录中,除了军事和医学之外,其他学科我们都有。但我们十分清楚,尽管我们的专业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但优势还是在教师教育。我们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来建设,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文理交融、艺体共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后,素质和能力比较全面,上手比较快,发展有后劲,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笔者:欣闻川师大在第十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进行的全国第十次博士授予权审核工作中,以各轮评审名列前茅的成绩,一举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请您谈谈为什么川师大此次“申博”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从近期和更为长远的时间段来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将会在哪些方面促进川师大的建设与发展?

  高林远:我校先后在1997年和2002年申请博士授权单位,但都没有成功。这次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经过历年的奋斗和积累,尤其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各方面条件达到了举办博士教育的要求。一是从师资队伍来看。近几年,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人数有了明显增长。教授人数由1997年第一次申博时的57人增加到现在的173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也由1997年时的14人增加到近160人,同时教师中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30余人,学校还有10多位教授在重点高校兼任博士生导师。二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我校教师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594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社科基金10项。近三年来,学校的科研经费增长迅速,高级职称的教师年平均科研经费达到4.5万元,年均增幅为96%。近5年来,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513部,共发表论文7192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计439篇,而且我校教师的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比如在200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时,我校获得23项奖励,在四川位居高校第三(仅次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三是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成绩明显。目前,我校有教育部批准的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硕士点64个,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高。近三年,在校研究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3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有相当部分直接考取国内名牌大学的博士,考博率达到30%。

  此次申博工作竞争极端激烈,且申博学校的实力大体相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竞争中突出重围,策略、方法就相当重要。比如,怎样让更多的专家了解川师大,认识川师大,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给予了学校极大的支

  持。全校师生员工也在申博工作中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这些都给我们的申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申博成功仅仅意味着取得了进行博士教育的资格,要真正办好博士教育,需我们做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必须进一步提升实力。因此,申博成功以后,学校将把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校将进一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突出自身优势,以教学科研为核心、按照教育政策,充分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笔者:今年年末,川师大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请问学校评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开展这一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哪些促进用?

  高林远: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从1992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改革阶段,如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经费筹措体制等等;第二个阶段是大调整阶段,即我们通常讲的“调整、合并、巩固、提高”八字方针的内容;第三个阶段是大发展时期,即在1999年以后,国家调整高校招生政策,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高,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4年的21%。经过几年扩招,各高校的学生数增多与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了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高校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在高等教育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质量大提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就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首先有必要从规范管理这个角度来提出一个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并用以具体检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此,教育部做出了对本科学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的部署。我校根据自己的情况,也提出了在2006年接受教育部评估的申请,教育部同意了我们的申请,在2006年12月,对我校进行评估。接受评估,一方面表明我们对自己的办学水平有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期望通过接受评估,发现我们的不足,并以最大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评估只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这项工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建设进一步发展。

  笔者:四川师大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请问高书记,新校区建设和川师大的长远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高林远:正在建设中的四川师大新校区即成龙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距校本部6公里左右,占地1900多亩,采取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一期工程已经启动,计划在2007年9月达到一万人的办学规模。成龙校区的建设将为我校开拓新的教育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办学条件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学校的竞争优势。

  我多次讲过,四川师大本届党委和行政的主要任务是要做好三件大事:一是力争申博成功,二是力争本科教学评估交出满意的答卷,三是抓好成龙校区的建设。这三件大事都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联。申博成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学校奠定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平台,本科教学评估如果取得优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平台,而成龙校区的建设,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平台。有了这三大平台,可以说,学校的长远发展就有了充足的条件。现在看来,这三项工作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事情。

  校党委书记高林远

  突出主要特色

  优化学科建设

  笔者:周校长,您好。历经六十年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已经成为我省学科门类最全的省属重点大学,请问目前学校学科建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川师大又确定了怎样的学科建设目标、学科总体布局发展战略及学科建设的原则和策略?

  周介铭:四川师大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四川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设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5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6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授权单位,有2个博士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授权点,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机构。

  我校在今年初制定的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我校学科建设目标是争取在5至10年内,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基本原则是“按需布点、择优扶植、重点建设、注重实效”;学科总体布局的发展战略是“强化基础学科、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应用学科”,即以基础学科为主干,适度发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紧密关联的应用性学科。前者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求质求精,提升学科水平,走纵向延伸的道路;后者学科建设的目标是重创新、重规模,走横向拓展的道路,形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笔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四川师范大学是从哪些方面着手来确保学生培养质量,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的?

  周介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以教学计划(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学)、科研创新计划(建立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文化素质教育计划(主要通过系列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美育学校开设的艺术技能类课程、学术讲座等来进行)等板块为主,形成了完整的培养方案,以此拓宽专业口径,达到打造“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效果。

  在具体的培养措施上做了如下尝试:其一,在培养内容上,推行通识教育加专才教育。进行综合化课程设置,改变课程分割过细、课程之间相互脱节和重复的状况,加强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强化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其二,在培养方式上,我校实行主修加辅修的方式。结合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除主修好本科专业外,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行辅修;其三,在加强职前培养的同时,将职后培训前移,对学生进行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的专门训练,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其四,在实践教学上,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全面的了解;其五,师资队伍方面,实行校内教师加校外专业发展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了校外有丰富经验的教育专家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其六,提倡个性化教育。逐步构建起弹性课程体系,给予学生充分选择课程的机会和选择老师的机会。同时,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优势专业,创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

  学校还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手段革新,包括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深化考试改革等,使所培养的人才逐渐从单一型、封闭型、定向型向多元型、开放型转变。所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学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笔者:请问周校长,川师大在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反映学校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周介铭:我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及对外交流与合作。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一是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先后承担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国家级、省级项目50余项,许多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是十分重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学者和国家级专家。学校理科研究被四大国际机构检索的论文,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列,文科研究在全国同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校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国省属高校中,少数几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2000年以来,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2000年—2005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971项(含国家高科技"863"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星火计划、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以及部省级科研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共获奖128项,出版学术专著513部,发表论文7192篇(被SCI、EI、ISTP收录439篇、文科CSSCI期刊532篇)。

  三是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川师大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四川省高校出国人员培训中心,也是全国27所招收长期留学生的大专院校之一和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校。1980年以

  来,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建立固定的学

  术交流关系,接受和培养了1000余名外

  国留学生;派出200多人(次)到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2002年,学校分别与美国托伊州立大

  学、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签定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协议,与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签定了《对外汉语和涉外商务管理合作协议》;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2+2中澳项目大学本科学生;经国家批准,学校还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的资格。目前,有来自8个国家的共140余名留学生在

  我校攻读学位或参加短期培训。

  笔者:川师大历来重视为基础教育服务,请问学校在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介铭:川师大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主体办学方向不动摇,大力开展中小学(中等学校)及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深入进行基础教育、着力开发基础教育

  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为基础教育

  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

  术服务等。建校六十年来,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教师教育底蕴,形成了以“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主要内涵的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和办学优

  势。

  早在1956年,我校即开办了成人高师函授教育,以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补偿或提高学历为重点,开办了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为四川教育战线培训了近十万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2000年,学校获得西部第一个成人教育硕士点,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育”、“成人教育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2年,省教育厅批准在我校设立了“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四年来,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学语文、英语、数学、化学、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高

  师院校教材教法类教师新课程研修、中学语文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培训、“世银贷款/英国赠款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

  训、联合国计划开发署403教师远程教

  育项目小学培训教师和校长、教育部-微

  软(中国)“携手助学”—四川省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等继续教育工作,直接培训各

  类骨干教师10000余人,送教上门培训

  受益人群2万余人,远程培训10余万人

  次。2002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

  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检

  测中心”,至今已培训检测中小学教师20余万人;同年,我校还被省教育厅确

  定为“四川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

  中心”。

  学校还着力促进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的互动与互补。通过积极开展职后教育,学校加强了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并与中小学形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职后教师教育功能的拓展,充分展示了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对全省基础教育师资水平提高所做出的贡献。

  校长周介铭

  知荣辱树新风做好迎评工作

  笔者:钟副书记,您好。当前,我国社会各领域正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接班人的历史责任的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在校园内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公共伦理道德教育,请问,川师大是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

  钟仕伦: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后,我校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掀起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热潮。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每位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为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校党委在下发的通知、实施意见等文件中,详细阐述了新时期高校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我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了明确的部署。教职员工的学习分学校中心组学习、各单位教师政治学习两个层次展开。通过开展理论研讨、印发倡议书,引导广大教职工明辨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同时,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各班级均举办了两次以上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党(团)员组织生活会、主题班会,各学院还开展了理论宣讲活动。各单位在整理会议、宣讲记录时,围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荣耻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并将会议讨论形成的意见纳入到了各单位日常工

  作计划中。

  学校党委还组织各单位负责同志讨论形成了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和责任制。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对校园内的所有标语、张贴栏、存在的文明死角进行整顿;对公共场所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检查、规范;制作、分发了“八荣八耻”宣传小册子;开展了期末诚信考试承诺等活动。

  在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学校科研处正积极组织社会主义荣辱观课题立项,鼓励学校从事思政教学、科研、管理的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尤其是加强“两课”、文学、历史等教学中讲解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我校还注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了各种活动。我校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韩万斋以“八荣八耻”的讲话内容为歌词,谱写了“荣耻歌”,在广大学子中传唱,引起强烈反响。

  笔者:对于高校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着对师德的要求,请问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川师大,在师德建设方面,已有哪些有自己特色的有益尝试?

  钟仕伦:川师大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校训,校训中所强调的德就包括师德。我校历来重视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并在制度建设上规约和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生活中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由于我校师德建设富有创新性和开拓性,中宣部2005年7月13日的专题简报《四川师范大

  学加强师德建设》以及省委宣传部2005年

  7月11日的专题简报《四川师范大学推行师

  德承诺,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均给予专题报道。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组建师德宣讲团。每学期开学时,学校即将各宣讲团成员的宣讲报告题目、摘要印发给各单位,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学习安排情况,选定题目并提前与宣讲团联系,再根据选题情况进行分组宣讲。各院系每学期都要听一次宣讲团报告。(二)推行师德承诺制。每位教师在每学期所授的第一堂课上,都要按学校编印的《师德承诺书》内容,向学生郑重进行师德承诺。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负责收集学生对授课教师师德承诺情况的信息反馈。(三)制定教师礼仪规则。学校拟订了《四川师范大学教师礼仪》,每位教师人手一册,以总支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教师礼仪专题讨论。(四)建立师德档案。对经核实确有违反师德承诺和教师礼仪规定并不改正的情况,记入师德档案,并与该教师进行沟通,促进其提高。

  笔者:今年年末,川师大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在评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充分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请问,川师大在这几方面有哪些好传统,学校是从哪些方面着手,将评建工作抓实、抓好的?

  钟仕伦:本科教育的水平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综合状况的反映,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校从凝练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加强教学管理,塑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师德、师风,狠抓教学效果,建设特色项目等方面着手,不断促进本科教育水平的稳步提高,形成了比较好的传统。

  近几年来,学校按照教育部[2001]4号文件、[2005]1号文件和[2005]7号文件关于本科教育评估的有关精神,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一步步、一件件把相关工作抓细、抓实。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学校教学科研队伍中,拥有博士、硕士的比例已超过50%;学校新校区建设也正在高效有序地进行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还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建设,狠抓学生考试、考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微格教学等的规范化管理,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运行越来越规范。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们还存在着不足,在一些具体环节上,还应该改进、提高。我们相信,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并通过开展评建工作,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笔者:您作为分管评建工作的校领导,请问您认为开展这一工作将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钟仕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传统,尤其是近年来,我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将本科教育作为我们立校、强校之本。我们始终认为,对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建设,有助于系统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提供依据,这是在新的体制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今年12月,我校就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届时,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将接受全面的检验。

  通过积极开展评建工作,可以说我们的收获是比较多的,概括起来有:一是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二是锻炼了干部队伍,通过出色地完成难度大、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增强了建设好学校的信心;三是通过评建工作的开展,对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看得更清楚、更全面,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教学工作评估只是一个手段,而建设才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才是最终目的。通过评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校各单位通过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检查自身工作,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通过评建,可以进一步坚定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使教学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办学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通过开展这项工作,还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我校的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因此,开展评建工作将对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重大的、明显的促进作用。

  校党委副书记钟仕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