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吃了鲍鱼的嘴咋评博士论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0:46 中国新闻网

  某些博士论文答辩,成了“知识老板”对“学生伙计”的品评鉴定,成了变相的“钱权交易”,成了不折不扣的“学术腐败”。

  7月3日《新商报》报道,大连一位刚刚进行完博士论文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在整理这次论文答辩的花费明细时愁容满面,因为这笔费用对于他这样的“穷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大数目:论文评阅费1000元、答辩费1000元、请外地老师的交通费2500元、住宿费1500

元、谢师宴4000元、送给老师礼物花了将近5000元……尽管此前已经对“银根”进行了种种压缩,但是实际花费还是过了万元。据悉,有的高校博士生论文答辩的费用由博士生自己负担。

  外请导师参与博士论文答辩,付给相应报酬,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位博士生告诉记者,他的师哥、师姐请来的外地老师都是来回双飞、住五星级宾馆,请老师吃饭的档次也特别高,要上鲍鱼和海参,一般花费在2万元左右。

  据说,一些博士生这样高档次地接待外请导师,目的非常简单——一是博士论文答辩不太好过,有人把它比喻成是闯“鬼门关”,高规格地接待老师,就是想顺利通过答辩;二来,论文答辩时请来的老师大多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物,送老师礼物,给老师安排高档次的食宿,都是想跟老师搞好关系,希望将来能得到提携和帮助。

  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想问:那些吃了鲍鱼、海参的老师,会对博士论文说些什么?

  由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作为考官的老师安排吃住行,已经有行贿受贿的嫌疑了。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作为考官,该吃的吃了,该拿的拿了,该享受的享受了,对博士论文优劣长短的评论,特别是在关系到论文能否通过时,还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吗?

  论文答辩是博士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请外地的老师参加论文答辩,是正常的学术活动。而现在,一些高校的博士论文答辩,似乎成了一种交易:学生获取的是代表荣誉和资本的博士帽和晋身学术圈的名片,导师则凭个人学术权威获得超额利润。严肃的博士论文答辩竟然弄成了这个样子,真让人不寒而栗。这种“知识老板”对“学生伙计”的品评鉴定,完全变成了变相的“钱权交易”,成了不折不扣的“学术腐败”。

  要想保证论文答辩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导师的自我约束和学校的制约机制必不可少。教授、导师的通称是“老师”,而不是“老板”,不能让“穷学生”为了论文答辩再请他们吃鲍鱼和海参了。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赵学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