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孔子说“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0:48 红网-三湘都市报

  ■梁江涛

  “论文评阅费1000元、答辩费1000元、请外地老师的交通费2500元、住宿费1500元、谢师宴4000元……”辽宁省某高校博士研究生小林在整理这次论文答辩的花费明细时愁容满面。(《新商报》7月2日)

  崇尚克己复礼的孔老夫子是如何对待“礼”的呢?且听担任过某高校博士论文答辩客座评委的他是怎么说的——

  子曰:“子路救了个落水儿童,人家酬谢他一头牛。我对他说,子路你做得对,鲁国从此见义勇为必定蔚然成风。常听说博士跳楼的新闻,就是因为担心论文通不过,找不到对口的好工作。博士论文一通过,6位数的年薪就会找上门来。用点吃点,算什么呀!”

  夫子又曰:“不要一提收礼,就想到腐败。咱们整学问的人,收礼也能收出学问来。想当初,我夫人生孩子,邻居送条大鲤鱼过来祝贺,我一看大鲤活蹦乱跳,多吉祥呀,就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孔鲤。”与会者皆称是。

  孔子从网上得知齐国一所高校正聘请博士论文答辩的评委老师,他发个电子邮件过去,对方一看是他老先生,立马准备寄邀请函。此时负责对外联络的副校长晏子说:“孔子这人我了解,进屋要铺红地毯,吃饭要吃方块肉,齐国经济不发达,学生负担重,怕吃不消吧?”于是没请孔子,但即便请了别的名师,恐怕招待费是省不下来的。

  如果从孔老夫子那时就存在的“潜规则”不除,博士论文答辩的费用怕是下不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