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稿:审计进入常态 依法治国不再靠“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4:16 新华网

  

  

特稿:审计进入常态依法治国不再靠“风暴”

  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关于2005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这是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作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观点】

   表面上看,似乎“审计风暴”比往年温柔了。这恰恰说明审计工作进入常态了,依法治国不能靠“风暴”。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副所长、中国审计学会副秘书长崔振龙认为。

  【今年审计报告为啥不点名了?】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了《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报告相比,今年审计报告谈中央预算执行的情况多了,谈金融、企业、经济责任等其他审计情况少了;谈部门单位在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多了,谈存在的问题少了;谈存在的共性问题多了,点单位名字少了。

   ●没有过多列举具体案例,主要有两点考虑

  揭露和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近年来审计工作报告的一贯做法,百姓的主要看点。但是,今年报告却没有更多地反映具体案例,甚至在谈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往年那样点出单位的名字。 []

   ●“一分为二”评价审计对象

  今年的报告对各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反映得比较充分,除了按照往年惯例报告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情况外,还特别列举反映了今年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的情况,作出了“今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工作已初见成效”的判断。 []

  ●不点名更理性,更能促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应该说不是这样的。没有过多地点名是今年的一个特色,这主要是根据最近修改通过的《审计法》的一些要求做出的变化和调整。我觉得报告更加理性,更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揭露层次加深,问题更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不点名是为了揭露深层次问题

   有媒体评价说,解读李金华日前的审计报告,不点名成今年一大改变。对此,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说,揭露和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这些年来审计工作报告一以贯之的做法。今年的报告虽说“不点名”了,但在揭露存在问题的力度更大、重点更突出、层次更深,更加注重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计对象。 []

  【“不点名”是从“风暴”过渡到常态】

   曾经多次参与起草过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说,没有过多点名并不是审计部门受到什么压力,通过公告照样可以点名。此外,审计工作报告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审计查出的所有重要案例一一列举,而且也涉及曝光是否公允的问题。他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理性的转化,每年刮风暴也不是很好,监督应该走入一个常态,应该制度化、理性化。[]

   ●“要使审计从揭露问题向更多地推动制度建设转向。”

   不论审计“风暴”多么令人激动令人叫好,我们也必须承认,审计不是用来制造激情让人们体验快感的,“风暴”只是某个特殊阶段的特殊手段,而推动制度建设,靠制度堵住财政资金漏洞,少出问题,最好不出问题,才是审计的惟一目的。至于有关知情权的问题,指出了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如今年报告中所列出的“投资管理存在七大问题”、“补助地方支出存在三大问题”等,不也是一种“情”吗?知这些“情”当然也是“知情”。 []

   ●审计职能转向为宏观调控预警

  从这次审计工作报告来看,国家审计已经深刻介入到宏观调控中了。所以本次审计报告的一些新内容,可以说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风向标。 本次审计报告严历批评了地方政府在开发区的土地出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为“招商引资”,2003年至2005年6月,87个开发区中有60个违规低价出让土地7873万平方米,少收土地出让金55.65亿元。一些地方甚至在国务院明令禁止低价出让土地的情况下,采取先按国家规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再返还土地出让金或者给予财政补贴等手段,变相低价出让土地。[]

   ●审计在宏观调控中作用越来越大

  审计机关正在宏观调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审计发生作用的手段跟其他政府部门不同。其他部门,如计划、财政、金融、土地等部门发挥作用的手段,是通过对资源的配置进行的。但审计不直接配置资源,它主要是通过监督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并不是审计机关自己去制定新的规范和制度去调控经济。 []

  【中国“审计风暴”聚焦制度建设】

  

特稿:审计进入常态依法治国不再靠“风暴”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李金华(资料图片)

   以“不怕得罪人”著称的中国“铁面审计长”李金华27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掀起新一轮“审计风暴”。他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继续揭露中央部门在执行预算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将重点向预算执行的制度建设倾斜。

  内容要点: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去年审计的48个中央部门近两年制定和修订财务管理制度139项,许多部门还对本系统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自查自纠。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整肃政府财经秩序,倚赖的不是好人而是更完善的财经制度,或者说,依靠的是好的制度塑造出遵纪守法的好人。否则,“审计风暴”年年刮起,公共财政漏洞年年依旧。

   ●提高执政水平和推动反腐败斗争

  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审计发现的106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有关部门正在认真查处,已有176人受到处理,其中中央部门12件,涉案人员25人。而去年的审计报告说,有762人(次)因为上年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观 点 争鸣】

   审计署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今年审计报告“问题少了,表扬多了”,“被点名的国家部委也寥寥无几”,引起民间舆论质疑声一片:审计部门是不是受到什么难以承受的重压,不愿再唱红脸,要变得和风细雨了?

  得李金华审计长曾经把审计工作比喻为人民的“看门狗”,舆论监督工作其实也是人民的“看门狗”,只是我们这群“狗”数量不少,瞎叫唤的也不少,比如只盯住王菲家的门叫唤,有的甚至不叫唤。至少我觉得比起审计署的同志,我就是一只看不住门的“狗”而已。

  突然间不点名了,公众难免会有失落感。也许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曾经多次参与起草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从2003年开始,审计署在推行一个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问题分批分散地向社会进行公告。报告毕竟篇幅有限,通过公告照样可以点名,而且更具体,一个单位一个公告,得罪力度更大。王秀明否认了不点名是怕得罪人的因素。

  来源:综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