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校岂是校长发思古幽情之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6:38 红网

  “红色标语”贴满墙,小学生上下课时需唱《儿童团之歌》,手握红缨枪站岗值勤;学生犯错,学校要开批判大会;师生要背《毛主席语录》,苦学“老三篇”......近日,河南郑州私立学校德全学校的特色教学方式引来争议。该校校长释德全称,这是红色教育,要坚持下去。(6月15日《楚天都市报》)

  学校的根本功能是教育,教学方式无论是正规的还是特色的,终究只是一种手段,

目标都是培养健康文明的现代公民。郑州这所私立学校的错误在于,它过于追求手段了,以至于迷失了目标,它的教学特色的确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然而离教育目标将会越来越远,这种只重特色不重教育的“特色教育”,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

  无论是从事实还是从理论上讲,这种所谓的特色教育方式都不能达到现代的教育目标。

  “文革”十年浩劫,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痛。仅以教育为例,无数的教授专家被批斗得家破人亡,痛不欲生;无数的红小兵异化得是非不分,心狠手辣;鲜血淋淋的事实早已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荒谬无稽的,怎么还有国人不闻之色变反而欣然“复僻”起来了呢?“好了伤疤忘了疼”是要付出代价的。

  教育是要培养现代公民,何谓现代公民,美国人才学家英格尔斯给出了一个一直为各国人才学研究者尊重和认同的标准:一是求新——接受新东西、探索新领域;二是参与社会事务,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三是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四是思想上独立自主,不迷信传统和习俗。在一个充斥“批判会”与“抢苹果”的环境中,学生只会像红卫兵那样日渐暴戾,残忍,弱肉强食,拉帮结派,要获得现代公民的素质,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让人迷惑的是,这种惊诧世人的“特色教育”何以得以实现?德全校长的话大致给出了答案:“我1965年出生,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我觉得这种东西根本不过时,不落伍,相反,对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看啦,这人,这人竟将学校当成了梦工厂,一任自己的思古幽情在这里恣意倾泻,进而由理想转化为现实。须知,教育不是私事,搞不好是要误人子弟的。

  在“儿童团”与“红缨枪”的影像中,我突然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姑苏慕容复,光复燕国不成,就召唤一批孩童围在身边,给他们封疆赐邑,虚构自己的皇帝梦。德全校长与慕容氏本是一路人。

稿源:红网 作者:雷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