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住房医疗费用飞涨 百姓哪来钱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6:40 四川新闻网

  余丰慧

  邱晓华认为,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支出结构因之发生很大改变。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促使人们考虑收入支出时非常谨慎,预防性心态成了储蓄存款的最大诱因(7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消费不足。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进出口和投资比例过大,消费则长期低迷。在发达国家,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我国,这个比例却长期过低,特别是最终消费乏力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消费中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最终消费,中间消费对上游产品具有拉动作用,对下游产品影响不大,如果下游产品不能被最终消费掉,出现过剩和滞销,那么,中间消费就是负效应。而在我国最终消费比例一直走低,统计局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开始走低,从1991年的61.8%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

  最终消费也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最终消费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作为最终消费者,老百姓谁不想生活水平高一点呢?但问题是消费的钱从哪来?

  在我国,长期以来普通百姓的收入增长较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源泉,手中没有钱或者钱很少,何谈消费?但奇怪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却远高于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出现了经济增长与百姓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现象,特别是基层、普通百姓的收入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上。这是分配领域需要注意的大问题。

  另外,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的飞涨也严重地制约了百姓的消费热情。我国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98年后,为了启动消费,降低储蓄率,国家曾经连续六次降息,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住房、医疗、教育以及养老预期,使百姓不敢花钱。在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之时,美国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居民储蓄率一直呈负数。为什么呢?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这样说,当人们预期未来将会得到一大笔养老金时,谁不愿意现在消费享受,谁又愿意储蓄呢?

  因此,要坚决贯彻好中央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提高普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适当限制过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建立橄榄型收入体制。使大多数人以及家庭有钱消费。同时,必须下大决心搞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不但使广大百姓有钱消费,而且敢于放心消费。当前最紧迫的是,要把房价、看病费、教育高收费降下来,使百姓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形成:消费增加一—生产增长—一收入增多一—消费再增加一—生产再扩大的良性循环,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这也许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长久不衰的秘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