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上被盗”岂能建议了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0:20 新晚报

  东方言

  据报载,银行卡里的3120元钱被人分4次从网上银行取走,随后又多次转账,让你查询不到这笔钱的去处……这些天来,成都市民向小姐一直在为自己网上银行被盗一事烦心。在加入“网上工行受害者联盟”后,她发现该QQ群中有着和自己同样遭遇的人竟多达70余人。受害者们猜测,遭遇该起事件可能是自己的电脑中了木马病毒。

  网上银行被盗以后,银行方面给出的“建议”大致有三:一、向公安机关报警,让警察破案;二、储户自己小心,别中了木马病毒和网上圈套;三、建议使用“到目前为止安全级别最高的个人网上银行安全工具”电子证书。笔者就奇怪了:三个建议怎么全是要求储户做这个做那个,为什么无一提及自己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应该做些什么?

  从发生被盗的原因来看,最大的隐患出在密码登录方式上。表面上看,是储户“防范意识不强”被窃了密码,深层次的则是银行提供的网上运营方式在新情况下有了重大漏洞。这样的漏洞,理所当然地应由银行方面来及时消除,因为你提供的服务必须是既有效又安全的。银行只提“建议”不提保证,背后其实是推卸责任,转嫁因漏洞而形成的风险。

  频频出现网上银行被盗,最终将使储户因防盗成本过高而对网上银行失去信心。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必然使网上银行这种让银行和储户“双赢”的好事,变成“双损”的坏事。推卸自己责任的空洞的“建议”不是储户所希望的,我们期待银行方面针对该类事件的答复,除了建议以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安全防范措施,还有对储户作出的安全承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