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大“种”出体外人体器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0:52 东南快报

  本报讯近日,一种全新的人体组织器官病缺损治疗手段在厦门大学取得重大进展。由厦大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通过省科技厅的专家鉴定。

  据了解,该技术是继组织器官移植、重建手术之后,治疗病缺损组织器官的第三种手段。该技术可用于皮肤、软骨、骨头、肌腱等组织器官的体外构建,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已

取得满意结果。

  据项目负责人张其清教授介绍,该工程将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结合起来,在体外构建具有生命功能的组织器官,再将这种人造器官植入人体内,修复治疗病缺损部位。

  厦大科研人员从贝类、螃蟹壳、虾壳等海产品中提取出壳聚糖,与其他天然材料复合,通过一定工艺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支架材料,再从体内组织器官提取出细胞,在体外构建培育组织器官。

  张其清介绍说,把支架材料比作土壤,把组织器官的细胞比作种子,把不同的细胞“种”到支架材料上,就可“种”出人体器官来。

  据悉,张其清就此成果起草的“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产品标准,审定专家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

记者 薛德芳 通讯员 王瑛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