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袁夫妇的“孝子”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1:45 大江网-江西日报

  汽车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颠簸,记者揣测着袁国初的模样,一个曾经做了16年厂长的企业家,怎会来到如此偏僻的敬老院,做起服务员?

  山坡后面,就是都昌县左里镇敬老院,远远地看到两个干瘦的身影,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下车,袁国初和他的妻子迎上来。记者握住老袁的手,他憨厚地笑,眼神中闪着坚毅的光。再伸手去握袁妻的手,她慌忙将手在衣服上蹭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伸出

手来。她不好意思地笑:“刚给老人换了床单,脏!”

  村民们评价他们说“老实人吃大亏”。6年前,左里镇党委找到老袁,绕了一个大圈子小心翼翼地说,敬老院缺一个院长,问他愿不愿意去,没想到老袁说:“既然组织有需要,我去!”三天前出门还有小车接送,三天后,老袁夫妻俩拖着板车,板车上放着被子、农具和一袋大米、十来只鸡,离开了家。妻子哭:“就你老实,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老袁说:“钱多有多的用法,钱少有少的用法。以前忙于工作,没能给母亲尽孝,现在到敬老院工作,正好弥补这个遗憾。”离家的时候,他们把田地和桃园托付给了弟弟,把猪卖了,床铺拆了,大门挂了锁,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老人们说起他们,伸出满是皱纹的手,竖起大拇指:“小袁比亲儿子还亲。”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老袁夫妇在这里工作6年,先后为8位老人送终。他们给老人梳头、洗身、换衣,再送上山,这些事情,有些老人的家人都不愿意做。和老人相处的2000多个日夜,老袁夫妇每天晚上比以前少睡两三个钟头,有时候,老人晚上犯病,他们一个人在老人床前伺候,一个人走半个多小时去请大夫。陈金寿老人是个盲人,点烟时不甚引起失火,老袁冲进房间,抱起陈金寿就往外跑,老人没事,他却多处烧伤。江戴云老人曾患传染性疾病,老袁每天戴口罩给老人擦洗身体,为老人涂药、换衣,老人很快康复了。周四元老人临终前把家人叫到自己身边,费力地说些什么,然后周老的家人齐刷刷地跪在老袁夫妇面前说:“感谢你们这些年对老人的照顾。”县里的领导听说了,来看老袁夫妇,问这些年有没有想过离开?老袁说:“不能走,老人们离不了我。”领导再问,最吃力的事是什么?袁妻说:“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守孝。”话未完,泪如泉涌。

  初来敬老院,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不理想。老袁的经商头脑发挥了作用,夫妇俩早出晚归,建起了草坪,平整了菜地,开挖池塘,搭建猪棚,种菜,种棉花,养鱼,养猪,除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给老人加工棉被,还使敬老院成为镇变电所食堂固定的蔬菜供应点。这些年,老袁夫妇每年卖富余产品可以创收万元以上,老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善,逢年过节老袁夫妇还给老人发红包。

  敬老院成了老袁夫妇的家。每逢春节,他们的儿女都会从各地赶到敬老院来过年。如今,老袁的女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另一所敬老院服务,女婿成了敬老院的义工,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每个假期都在敬老院度过,是老人们共同的孙子。

  王永福 本报记者张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