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拯救堂梓上———对于老家的一次沉重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1:56 杭州日报

  在离杭州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有个出人意料的老村落———堂梓上。沿着杭千高速,行驶至凤川出口,下高速,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路的两旁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一片色彩的海洋,花的馨香充满在清新的空气里……

  堂梓上

  堂梓上位于浙中海拔700多米群山之中,因其相对密闭的地理环境,这里几乎完整保存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近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远可追溯至明清。村民们数百年来一代代人的苦心营造,使村庄形成了独特而又奇妙的结构以及与自然和谐一致天人合一的外在气质,而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的传承,又给村庄注入了厚重而又古朴的人文气息。堂梓上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这幅画是一代代堂梓上人数百上千年来用心血描画出的,是大自然数百上千年来用风霜雨浸润出的,这是一幅令世人惊叹的画,是一幅能够抚慰人心灵的画。

  堂梓上存有多幢老宅,这些老宅建筑装饰精美,木雕、石雕等工艺极高,图案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每幢老宅各有特色,风格相近,但少有重复,形成了整个村庄处处有景、别有洞天。整个村落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序;小巷和石路四通八达,结构合理,极富变化,高低错落,交叉转折环叠,情趣盎然……

  问题

  由于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村子,目前堂梓上只剩下二十多位老人,再加上交通不便,村庄逐渐荒芜,有关部门决定将堂梓上村里的人集体迁出,拆除村庄……无论是仍生活在村里的老人,还是已经离开村庄的年轻人,他们都舍不得自己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老家就这样从此消失,他们要留下这个古老的村子,村民们觉得,保护住堂梓上,就是要保护住自己以及子孙对于祖先的记忆、氏族的情感,保护住了藏在这个村落里的每块砖和每片瓦之间的生动历史和他们祖先的无数传说和故事……

  传说

  堂梓上村四面被满目苍翠的群山环绕,而村庄倚靠着的直插蓝天的天子岗更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据清《桐颅县志》记载,三国时孙权的祖母即葬于天子岗下,天子岗下有一处平地,土呈五色,鲜艳悦目,据传此地即孙权祖母墓地,墓地左侧有清泉两孔,清泉常年不涸,严冬不冻。孙权的父母在天子岗下的堂梓上守墓百日后,孙母怀孕生下孙权。至今堂梓上村里仍有许多和这一传说相关的遗迹,如仙人洞、摩崖石刻等。站在村里抬眼看去,天子岗上云遮雾绕、飞瀑直下……

  郑竹来

  40岁,出生于堂梓上,并在堂梓上度过自己的童年,现家在杭州。受堂梓上乡亲们的委托,带着村民无数次往返杭州与堂梓上之间,找人、找有关单位,向人们宣传堂梓上的美丽、堂梓上的价值,希望有人有单位来保护、开发堂梓上,以留下自己的老家。

  其他

  2006年春天,在郑竹来及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堂梓上终于迎来了关注的目光。不知是被堂梓上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村落特有的魅力吸引,还是被郑竹来以及堂梓上所有村民们保护老家时表现出的固执和激情打动,一直以保护和开发特色村落为己任的联众农业公司决定和村民们一起来拯救堂梓上。尽管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和维护,许多老房子破损厉害,村子的整体恢复也有很多难度,但联众农业公司仍然决定在尽可能保护好堂梓上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以经济手段让堂梓上重新活下来,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她,感受她的美丽。

  在我们城市的周围,还有许多像堂梓上一样的古老村落,它们在过去的成百数千年间一直顽强地延续着我们古老的文化和亲情至今天,现在越来越寂寞,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疏远、甚至永远离开了它们,它们有的已经永远地消失,更多的正在面临着逝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老家,其实,老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和老家的距离,就是我们从繁杂拥挤走向恬静开阔的距离,就是我们从浮躁疲惫走向安详舒松的距离。真的,老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常常想它,就如堂梓上……(陈庆港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