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美国干涉俄乌天然气协议的战略考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2:01 华夏时报

  近日,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威廉·泰勒公开宣布,支持总理候选人季莫申科的改革计划,认为近期必须立刻重新审议俄乌天然气协议。这在乌境内引起强烈反响,被视为公然干预乌内政,挑拨俄乌关系。泰勒表示:“现在乌方应当组建新的谈判班底,我认为,应当尽快重新讨论协议问题,讨论夏季和冬季天然气供应条件、规模和价格问题。”

  事实上,争执已久的俄乌天然气风波近期已经转入平静。6月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

股份公司新闻中心明确宣布,从7月1日起,不会提高对乌天然气供应价。俄罗斯此举被认为可以短期消解双方之间的分歧,为双方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但是,在乌克兰内政危机重重、俄乌天然气冲突暂时平息的背景下,泰勒突然发表此番言论,不可能是美国外交人员的突然失态,而是表明了美国对乌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选择,并期待以此推动乌与俄关系的非正常化。因为,这才符合美国对东欧地缘战略的外交考虑,也符合美国对俄日渐趋重的防备心态。

  如今的美俄关系固然不像当年的美苏关系僵化对立,但除在反恐政策方面双方利益接近,其他方面仍是矛盾重重。特别是在事关东欧地缘格局的战略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背后闪烁着美国阴影的东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俄的“势力范围”。这些使得俄方对美戒心很重。普京在今年5月发表国情咨文之时,直截了当地批评了美国的对立思维。他说:“尽管世界局势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但是美国并没有摆脱旧的阵营思维。”同时,他把美国比喻成狼,以讽刺的口吻表示“狼吃谁,根本用不着商量”。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如果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能对外来压力进行强有力的反击”。

  而美国自今年3月以来,国内就不断有人表示,需要对俄采取更强硬的路线。美外交学会主张美应从“美俄战略伙伴”关系收缩到有选择的合作关系。当下,在八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美国内持强硬观点的声音越来越大。在共和党议员中甚至有人表示,要联合抵制八国集团峰会,反对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布什虽然认为联合抵制是错误的,但打算在圣彼得堡峰会上强烈敦促俄罗斯促进民主化。

  因此,美俄之间的对抗背景与地缘外交的战略考量,是泰勒公开支持乌克兰政治力量和重新审议俄乌天然气协议的真正原因,此举旨在破坏俄罗斯主动向乌示好形成的两国暂时的平静状态,并为八国集团峰会期间美向俄施压制造必要的政治空气,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在地缘政治较量中争取利益。

  本报评论员任孟山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