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过期药品(1)"超龄"胶囊险害六旬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3:01 燕赵都市报

  开篇语

  不少市民家里都备有小药箱,遇上小病,找几片对症的药吃下去,也就好了,省却了到医院奔波、排队的苦。但是,药箱里的药长时间不用,是不是过期了?过期药品如何处置才不会造成污染?本报记者在从今天开始的系列报道中,将为市民逐个解开疑问。

  本报记者 刘伟

  “要不是邻居提醒,我就把过期5个月的药给老人吃下去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昨天,省会的李女士向记者诉说了过期药品带给她的一场虚惊。

  “我父亲今年63岁,前几天连续闷热,老人有些中暑。”李女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在众多的药物中,找到一种对症的胶囊。“我连忙把水和胶囊送到爸爸床前,准备让他服用。这时来串门的邻居翻看了一下药盒,发现这药品已经过期快半年了。”事后,李女士咨询了解到,除了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品发挥不出原有药效外,过期药品甚至会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对人体产生损害,有的过期药还容易引发过敏和休克。“老人本来就有些中暑,如果再因为吃下过期药而出现问题,那后果难以想象。”

  一场虚惊后,李女士决定帮父亲整理一下药箱。这一整理,李女士又是一惊,“药箱里过期甚至过期多年的注射液、片剂还真不少,有的过期注射液已经浑浊,一些片剂已经长了斑点。”为防止家人误食,李女士决定把这些过期药品清出家门。“本想往垃圾堆里一扔了之,可我一打听,过期药品毕竟不是普通垃圾,随意丢弃很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于是,李女士想到了药品回收,“记得外地和石家庄市都曾经搞过药品回收活动,于是我开始联系一些药品生产厂家,并去了多家药房。工作人员均答复不能回收过期药品。”这一来,如何处置家中的过期药品成了李女士的烦心事。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和李女士一样,过期药品如何正确处置已成为很多市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记者随机采访的50位市民中,94%的人表示家中设置了小药箱;有80%的人表示从小药箱里发现过过期药品,但是并不了解过期药品的危害。在处理过期药品的方式上,有72%的人选择“随其他垃圾一同丢弃”。与此同时,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石家庄市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由于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因此一些人虽然知道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可能会污染环境,但也只能一扔了之。

  您是否有与李女士类似的遭遇?您对过期药品的处置、回收有哪些看法、建议?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63121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