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新区失地农民9月家门口上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3:0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今年9月,高新区336亩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即将全面开园,所有标准厂房也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2000多位失地农民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是记者昨日从高新区获得的最新消息。

  从去年开始,高新区就在石羊、合作两个涉农街道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附近腾出336亩工业用地,启动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园的建设工作。目前,合作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并已签约5个项目,用工量预计将会达到1560人,而吸纳本区失地农民将超过1100人。此外,石羊工业园采用边建设边入园的方式,已有7个签约储备项目,所有标准厂房将在9月投入使用。

  目的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发展区,高新区是失地农民最多、就业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落户高新区的企业大多都是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对一般操作工人的最低文化要求都是在高中或职高以上。因此,当地失地农民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根本不能适应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大量低技能的就业岗位,将失地农民迅速转变成产业工人。”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科技企业众多的高新区专门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优惠

  吸纳失地农民有奖励金

  根据高新区的政策规定,入驻该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享受到极大的优惠:土地价格给予较大优惠,如果企业用工比率考核达标,在5年内按标准给予奖励;吸纳失地农民,按标准给予就业奖励金。此外,企业可按标准免缴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

  就业部门从项目入园开始加强与企业的协作,紧盯企业用工需求,根据企业需求提前组织区内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狠抓“项目跟踪式”管理,对接招商引资中的“项目”式管理,确保入园企业录用高新区内人员比例达到要求。

  门槛

  至少7成员工为失地农民

  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申请企业也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入园条件方面,部门要审查企业的各项资质,只有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能被批准。此外,环保部门还要对劳动密集型园区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用工方面,企业入园投产后必须确保使用失地农民数量不低于企业用工总数的70%,且必须按照《劳动法》和劳动用工相关条例规范用工。如果企业违约,将被取消当年度相关奖励。

  本报记者 裴睿 何海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