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百姓总对他竖大拇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3: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彭州市天彭镇党委书记谢芝华

  人物白描

  谢芝华,彭州市天彭镇党委书记。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荣获成都市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成都市政治思想工作者先进个人、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彭州优秀公务员等称号。

  谢芝华有着10年乡镇党委书记的经历。在农村长大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最大的幸福就是为农村群众工作,成为他们的贴心人;群众找我们是带着希望来的,我们办事绝不能让群众失望。

  从利安到致和再到天彭,从2万多人、8万多人,到18万人,无论是小镇还是大镇,他始终坚持“以百姓的口碑定位一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人生坐标,以民心的得失支起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事业天平。”带领群众抓发展、化解基层矛盾、创新党建工作,每到一个乡镇,他总能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总能让老百姓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事迹回访

  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2003年5月,时任致和镇党委书记的谢芝华面对上任来最大的难事——1个月内,为彭州当时的一个大项目联邦制药拆迁168户、380亩土地。为了确保工期顺利完成,谢芝华立即将全镇干部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投入到拆迁工作中,他自己也把拆迁指挥部设在了工地上。下田间、走农家、吃盒饭、住工棚,仅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拆迁任务。面对高效率的拆迁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备受感动的项目业主当场决定追加几个亿的项目投资。

  在担任致和、天彭镇党委书记期间,谢芝华按照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发展定位,分别在致和镇和天彭镇提出了创建“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教育名镇”和实施“5231”工程的奋斗目标。重点抓农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土里淘金、田间创业;同时依托农业基地建企业,让农民“工厂拿薪”、车间就业。与此同时,向市场进军,让农民在市场中赚钱、流动就业。2005年,天彭镇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2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增加值2.19亿元,同比增长18.9%;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较2004年增加595元,同比增长12.6%;建立了天人广场、天湖东区、牡丹新城、调露新区等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1.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

  用笑脸迎接骂声埋怨

  为官一任,就要为民排忧解难,造福群众。作为乡镇的“一把手”,他勇于化解社会矛盾,善于开展群众工作。到天彭镇工作以后,谢芝华提出了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开展“同农民交心”活动,上门谈、耐心谈、换位谈,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群众信访为群众信任,给群众解思想“疙瘩”,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危机为安宁。

  杨华光是檀木社区的老支书,因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一直上访。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谢芝华专门来到杨华光家中,热诚地拉着老杨的手,感谢他为社区做出的贡献,请他对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提意见。长期心存“怨气”的杨华光没想到,这次到家来的镇领导就如同拉家常的兄弟,禁不住激动地说道:“谢书记,没想到你这么实在。你放心,以后有事绝不再越级上访。”

  “听到骂声、哭声和埋怨声,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解渴、一片诚心办事。”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谢芝华,在解决基层矛盾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他凭着自己的真情和智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使群众心平了、气顺了,配合党委政府抓发展的心也更齐了。

  本报记者 李影 张全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