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水库守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3: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佘大妈最自豪不断有媒体的采编人员登门采访她,并拍下了她的“土龙”照片,让她和她的“宝贝”走出安徽、走向了世界。

  被当地乡亲称为“水库守鳄人”的佘世珍老大妈,住在宣州区周王镇红洋村。

  现年66岁的佘世珍,身子骨硬朗,有四儿一女,孙儿孙女一大帮。1990年9月15日,

原宣州市人民政府在她家门前的水库边竖起了一块大碑,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红星保护点”那二十几个醒目的字,让从1982年就开始守鳄护鳄的她全家人更拥有了光荣和信心,往日为守鳄而产生的所有委屈(部分村民不理解护鳄意义,常因打鳄而与佘家发生争执),都从这一天云消雾散了。

  红星水库有150多亩的水面,库边有许多丛生的芦苇,生长着许多水鸟,有的还非常凶猛。每年7月15日左右,当幼鳄出壳时,总会遭到那些水鸟的侵害,这可难坏了佘大妈一家人。头几年,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的技术人员总是来人把幼鳄捉回夏渡鳄鱼繁殖中心饲养,可后来考虑到扬子鳄野生习性的培养和研究,繁殖中心要求佘大妈把越来越多的扬子鳄就地看养。为了提高扬子鳄的成活率,每到“土龙”(当地村民称野生扬子鳄为“土龙”)下蛋后,佘大妈都要和老伴小心地取回鳄蛋,放在自家门前的池边进行堆土孵化。为确保幼鳄安全,佘大妈一家人硬是一锹一锹地将门前的小池挖成了塘,在四周钉起树桩布起密密的铁丝网,并把池塘罩上了牢牢的尼龙网,另有小狗夜间守卫。等到幼鳄长到水鸟奈何不了时,她和老伴才将它们一一捞起放进红星水库里。多少个春夏秋冬,佘大妈和老伴从没有一同出过一次门,因为家里要有人看守“土龙”,他们放不下心呀!

  佘大妈最伤心的就是与她相濡以沫,一同守鳄的老伴张绪宏去年过世了。佘大妈说,老伴曾担任过多年的红洋村党支部副书记,红星水库的“土龙”能从几条发展到今天的几十条,全家就数他的功劳最大。老伴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回去,回去,今天的‘土龙’记录还没记哩……”

  老伴走后,佘世珍擦干眼泪,独自一人守护着“土龙”。每天一大早,她就会到水库和附近的小河里放一种叫地笼的渔网,捞一些鱼虾去喂门前池子的小鳄鱼。因为不识字,佘大妈就把白天看到的关于鳄鱼的各种情况牢记在心里,等她上初中的孙儿张明庆回家后,再口述让他记录。佘大妈说,如今自己可算是一位“专职人员”了,因为宣城市郊的“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每年都要发给她近千元的工资,镇上、村里的领导也时常来看望她。她的儿女们不仅有孝心,而且非常支持她守鳄护鳄,住在隔壁的三儿子、四儿子经常划着小船送她去水库中央的小岛上查看鳄鱼蛋,就连年龄最小的孙儿也时常紧跟着她在水库的芦苇丛边转来转去……

  从2002年夏天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野生动物的师生,将这里确定为学生实践基地,每年都要来红洋村一次,吃住全在佘大妈家。大学生们大妈长大妈短地“请教”,让她乐不可支,最让她忘不了是2004年9月14日,《南方周末》报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采编人员,登门采访她并拍下了她的“土龙”照片,让她和她的“宝贝”走出安徽、走向了世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