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遗产日边说保护 古建筑上寄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3: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省建设厅退休干部罗来平,再一次给记者打来电话,畅谈我省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他在这之前,来到本报,做过客哩!

  他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一生浸润于建筑艺术,作为一位古徽州人,尤其看重古建筑。他说:对于古文化风貌,一定要整体保护,如果整体破坏了,只保留几个景点,那就是历史罪人。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它是国家级、省级或是县级,都应

加以保护,不应厚此薄彼,切莫将有够格的文物建筑,硬要拒绝于保护的门外。我省一些古镇古村,它们都是一个整体,明清时期的要保护,民国时期的也要保护,再不能迷失于长期以来误区,嫌近爱远,嫌破爱整,把一些不是明清的古建筑,对一些破败的民国古建筑,投闲置散,自生自灭。古建筑保护问题,应该纳入环保范畴,徽州古村镇,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白墙青瓦,与山水融为一体。比如宏村,没有南湖与月塘,就会大打折扣。

  记者问:“当前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什么问题。”

  罗来平老人吸了口气:“一个是修旧如新。”他伸出一个指头:“这会失去历史真实,其遗产价值,会大大降低。一个是造假。”他伸出另一个指头:“这不伦不类,为后人耻笑。”对于目前惯用的易地保护,他认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滥用,滥则有害。

  关于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罗来平颇有一番见地:保护老区与开辟新区,二者并不矛盾;比如歙县,新城与老城,就处理得比较好;一般来说,新区风格不宜太洋,外在风格应该一致;省报应该多多呼吁,我省许多古村镇,应该有统一规划,不可造了新的,轻易毁了旧的。本报记者张大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