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阜阳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4:3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本报讯(记者安耀武)阜阳市坚持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实现崛起的基础和支柱。

  阜阳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多地少,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较为尖锐。近年来,这个市在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方面,因地制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临泉

县当选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的长官镇农民王守红,创造了“牛—菌—沼—肥”和“林—草—牧—菌—肥”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已在各乡镇广泛推广。

  颍上县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探索出“农—猪—渔—肥”的循环经济模式。荣获联合国环境署“全球500佳”提名的颍上县八里河,因地制宜,对荒湖洼地进行了连片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渔业养殖。按照“每户一口塘,一家三间房,西边是猪舍,东边是厨房”的模式,塘口上种植青饲料养家禽,禽粪便喂猪,猪粪喂鱼,塘泥还田。此外,该镇还利用鱼塘养藕、养鸭,形成了“农—渔—禽—藕”的循环经济模式。

  阜南县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食用菌和沼气事业,以此为依托和纽带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目前该县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基地20多片,全县2200亩双孢菇每年可利用6.6万亩地的麦秸和2.2万头牛的牛粪。

  循环经济的发展,使阜阳农村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临泉长官镇年出栏黄牛近3万头,销售黄牛及牛粪收入9000多万元;双孢菇年出售800吨,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颍上县八里河镇过去是荒滩洼地,如今是境美鱼肥,人均年收入已达近万元。二是节约了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有效地利用了农业废弃物等,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