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市进村惠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4:58 大江网-江西日报

  

超市进村惠农家
如同城里超市一般的丰城农村超市。本报记者胡勇飞摄

  “中央关心咱农民,连锁超市进乡村,以前购物累死人,如今购物在家门,土特产品有销路,买卖实惠又放心,多亏万村千乡好工程!”这是瑞金沙洲坝农民们编的顺口溜,朴实的话语中涌动着的,是农民们对推动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热情赞扬。

  去年5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我省正式启动。从此,现代商品流通的春风劲吹赣鄱大地,农村商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3311个“农家店”已遍布全省乡村,丰富的商品、放心的消费、便捷的购物,使千百万农民在享受到可以和城里相媲美的消费环境的同时,更感受到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铿锵足音。

  现代流通进乡村

  来到会昌县西江镇见潭村,一家店容整洁、颇具现代气息的农家超市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家小店占地近50平方米,日用品、食品、副食品、杂货品种齐全。店主赖发娇告诉记者,以前,这仅是一家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卖铺,去年加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经过改建,由柜台式经营变成自选式购物,700余种货品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陈列规范有序。“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一年销售额是往年的15倍!”赖发娇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近年来,我省城市商品流通现代化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市民消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广大乡村,依然是以传统的集贸市场、食杂店、百货店和代销店为主,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小、散、差”问题突出,农村商业基础设施面貌陈旧。

  2005年5月,按照商务部的统一部署,我省启动了旨在摆脱农村商品流通落后面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省28个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通过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为了推动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在资金支持、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绿色通道等8个方面出台了配套政策。目前省财政安排了1000万元,对每个“农家店”奖励600元;对建设与改造50个“农家店”以上,达到商务部规定配送要求的试点企业,每家奖励2万元……

  优惠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各地建设“农家店”的积极性,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各地加盟店、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店面改造、开架销售、货品统一配送等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货架上随意选购商品、POS机结算、导购员统一着装……这些原来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购物环境,如今在乡镇已不是新鲜事,全省农村商品流通面貌焕然一新。

  购物方便 消费安全

  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初步建成,翻开了农村商业崭新的一页,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方式随之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南丰县的太和、紫霄、市山、白舍等乡镇,“农家店”成为村民们购物的首选,人气火爆,生意兴旺。因为,足不出村他们就能买到种类齐全的日用商品,还可以买到新鲜蔬菜、活鱼、水果。

  以往,这些乡镇的农民除最基本的日用商品可以在本地代销店买到外,其他商品则需赶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到县城购买,十分不便。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后,南丰县试点企业“创新旺又旺”除改造了4家直营连锁超市外,还建立了一个配送中心,每个超市经营的商品达2000多种,大到几百元的小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每天他们还从县城的配送中心往各个超市配送时鲜瓜果、蔬菜等2500多公斤,既满足了农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也解除了他们购物的劳顿之苦。

  流通环节是安全消费的最后一道防线。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流通网络不健全,市场监管薄弱,农村成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的多发地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和引导商业企业到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成为规范农村商品流通秩序、保障农村消费安全的治本之策。

  在高安,农民们无不对购物时不再担心买到假货而由衷高兴。记者了解到,实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求的统一配送和商品溯源制度。

  高安市目前有“农家店”169家,形成了以“富达购物广场”为龙头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富达购物广场”与市内多家一级品牌代理商开展合作,为各加盟店进行商品配送,保证了商品质量。同时,所有加盟店都签订了禁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承诺书,建立健全了商品进货台账,可迅速查找进货来源,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进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农村市场商机无限

  信丰县嘉定镇代屋村的王小山开杂货店已经有七八年了,今年他加入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重新装修设计,他商店的营业面积达到80多平方米,商品种类增加了60%,达1000多种。他说,从前店里从未卖过每瓶20元以上的白酒,现在每瓶40多元的名牌白酒也卖得挺好,洗发水、沐浴露之类以前根本卖不动的商品,如今都成了畅销货。

  购物环境的全面改善,不同消费层次需要的充分满足,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的消费潜力,使人们对农村购买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据统计,2005年,我省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4%,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和同期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相比,两者的差距比上年缩小1.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这一差距又缩小了1.1个百分点。这也是几年来首次出现城乡消费增速差距缩小的情况,在这当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功不可没。

  遍布城乡的“农家店”,不仅帮助农民买到更为丰富的商品,还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实现商品的双向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信丰盛产脐橙、甜玉米、红瓜子等经济作物,西牛镇牛颈加盟店店主康继诚通过所加盟的网络,将收购的农产品运送到县城,县城总店用托盘保鲜膜将农产品包装,再配送到各加盟店销售,不仅农产品不愁销路,每公斤价格还可提高0.4到2元钱。今年春节期间,仅县城一家加盟店就销售他收购的瓜子3000多公斤、脐橙5000多公斤。

  一批地方商业龙头企业也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东风应运而生。我省依托市、县的本土商业企业开展试点,在乡村发展网点,建设与改造农家店,形成连锁经营网络,使他们扎根农村。景德镇市的景客隆、赣州市的瑞金联华、九江市的派拉蒙等都日渐壮大。宁都县太阳购物广场去年建设“农家店”169家,销售额由上年的9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吉水县的“易初东方”和“客家人”两家公司分别在乡镇进行直营店试点后,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比在县城还要高……

  把“农家店”撒向“万村千乡”,把实惠送到广大农民身边。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必将为我省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谱写新的篇章。

  本报记者胡勇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