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5:07 大江网-江西日报

  

任重道远
7月4日,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民警刘志强踏上征途,远赴阿富汗,执行为期两年的警务联络外交任务。他也成为了江西第一位赴国外执行外交任务的警务联络官。

  普通警察如何走上外交官之路?加入驻外警务联络官队伍需要什么条件?在出发之前,刘志强向记者讲述了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入选的故事。

  自我挑战

  高大的身材、洪亮的声音,刘志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敢作敢当的铁汉形象。

  2005年8月的一天,刘志强接到通知,公安部要在民警中选拔驻外警务联络官。参加选拔的民警必须是中共党员、从警5年以上、驾龄3年以上、四级英语水平。见自己符合基本条件,刘志强便抱着挑战自我的想法报了名。

  2005年9月,在中国武警学院进行的选拔考试是刘志强报名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参加此次选拔考试的700多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警界精英,经过驾驶、射击、体能、心理测试等考试后,有一半人被淘汰出局。

  首次选拔考试通过了。2005年12月底,刘志强再次来到武警学院培训中心接受新的考验——长达三个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培训科目都是外交部规定的,主要是驾驶训练和英语训练。驾驶训练有山地、越野、泥路水坑、单双边桥等。在培训中心里,英语是学员们的“官方语言”,无论上课还是平时生活都如此,授课的老师也都是外籍教授。

  “死亡”淘汰

  为了履行职责,警务联络官的人选必须有一定的外事工作经验,能够严于律己。从最初的700多人报名到最后的10多名入选人才储备库,种种苛刻条件造就了选拔的残酷性。

  刘志强告诉记者,选拔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外语,考试分外语笔试、口试、写作等层层遴选,学员们任何一道关被刷下来就没有资格继续参加后面的考核,这样严格又残酷的考试被学员称为“死亡淘汰”考试。

  最后,考试合格者进入人才储备库。根据工作需要,公安部将从人才库中选拔人员集中培训,系统参加政治学习和纪律教育,掌握时政形势和相关政策,学习刑事司法和公安业务,掌握外交理论和警务联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和必备技能等。

  在顺利通过考试后,今年6月,35岁的刘志强接到了公安部的通知,7月4日,他将途经北京远赴阿富汗,轮换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警务联络官。

  放飞和平

  对于刘志强来说,最大的考验不仅是枪林弹雨,还有身份的变化。警务联络官首先是一个外交官,他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民族的友好使者。其次,他代表中国警察,要充分展示出自己作为警察的全面素质。

  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中西部,面积65.2万平方公里。22年的战争,使500万人流落异乡。现在,阿富汗还处于战后重建阶段,大批饥民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救援才能生存,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接到前往阿富汗的通知后,刘志强赶忙跑去超市,买回一大堆生活日用品。对刘志强要去阿富汗这个治安形势十分复杂的国家,他的母亲和妻子都非常担心,但他尽力说服了母亲和妻子。

  7月4日上午,在即将起程的时候,刘志强感慨道:“一旦走出国门,我代表的就不是个人,而是我们的祖国……”

  链接:

  驻外警务联络官是指由公安部派驻到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外交人员身份代表公安部与驻在国(地区)开展警务联络合作等项工作的公安民警。1998年起,公安部先后向美国、日本、阿富汗等16个国家派出26名警务联络官。主要职责是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目前中国涉外警务人员有维和警察、国际刑警组织成员、警务联络官3种类型。

  本报见习记者魏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