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伤少女引发网友“爱心大串联” 大雨浇不灭洛阳网民热情义卖凸显出民间公益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5:34 河南报业网-河南商报

  

重伤少女引发网友“爱心大串联” 大雨浇不灭洛阳网民热情义卖凸显出民间公益力量
6月初,一段文字和几张照片突然出现在洛阳信息港上:一位宜阳县山区的少女在清洗锅炉时不幸跌入盐酸桶,全身重度烧伤,惨不忍睹。为筹措医疗费,43岁的母亲和15岁的妹妹走上街头,跪地乞讨。

  照片一出,网站点击量飙升,跟帖者如潮,热议一片。其间,一网友自费骑着摩托车到少女的家乡调查。确定情况属实后,该网友在网上发出捐助呼吁。7月2日,大雨中网友

为伤者募捐的义卖活动在洛阳街头拉开帷幕。

  一时间,洛阳网友群情激昂,洛阳民间的公益力量再次发力。

  [缘起]

  一个网民的家乡发现

  洛阳网民周大哥今年40多岁,6月上旬的一个晚上,他在洛阳信息港BBS论坛上的一个帖子。

  帖子上,一位已经看不出性别的伤者躺在病床上,洁白的床单血迹斑斑,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好的皮肤,全是烧伤,如同在火中烤过一般,惨不忍睹。

  照片下面的文字显示,伤者名叫张玉朵,23岁,在今年2月14日,因为一次意外,跌入了盐酸溶液中,全身重度烧伤,烧伤面积达95%,后经紧急抢救,得以幸存。

  发

  帖者是一个网名叫“TV人生”的网友。今年5月初,“TV人生”回宜阳老家探亲,无意中得知,宜阳县东赵保乡的张玉朵被盐酸烧伤了,目前父亲在医院日夜守护,母亲和15岁的妹妹每天在洛阳街头跪地乞讨,筹集医疗费,不懂事的弟弟妹妹留在农村老家,靠亲戚朋友接济生活。

  回到洛阳,“TV人生”找到张玉朵所在的医院,用相机拍下照片,并把照片和她的不幸遭遇贴到了网上。很快,跟帖者如潮,热议一片。

  [联盟]

  一群陌生网友的共同举动

  “照片我看了第一遍就不忍心看第二遍了。如果情况是真实的,我们应该伸手帮助她。”周大哥说。

  为了弄个清楚,周大哥决定约上几个网友,到医院看看。

  6月23日下午,根据TV人生提供的地址,网友周大哥、“笑颜如花”、“小雨点”、“青青松”等提着水果,来到洛阳谷水医院3楼6号病房,看到了张玉朵。

  “天啊,多么可怜的一个女孩子,全身上下除了鼻子以上的部分外,全是像蚯蚓一样的伤疤。”周大哥回忆说,当时张玉朵安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感觉不到他们的到来,“她的耳朵没有形状了,脖子重度烧伤,下巴和锁骨连在一起,嘴巴因变形而向下倾斜,十个手指伤势严重,指甲变得炭黑,失去活动功能。”

  随行的两个女网友吓得都不敢靠近张玉朵,周大哥也被眼前的残酷现实震惊了,久久没有说话。

  守护玉朵的父亲一脸愁苦地说,朵朵懂事很早,从小就很勤快,做饭、洗衣服、照顾弟弟妹妹,能做什么家务就做什么,从来不抱怨,长大后,更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为了生计,开了个小浴池,几乎都是朵朵一个人打理。也正是这个浴池毁了孩子的一生,事发当天张玉朵正在清洗锅炉,突然,踩着的梯子断了,跌入盐酸中被烧伤。

  周大哥说:“我们在医院时,张玉朵的父亲一直泪眼汪汪,他最后告诉我们说,其实玉朵三四岁就没有了亲生父亲,自己是玉朵的继父。但正因为是继父,所以才要倾其所有救张玉朵,如果是亲生女儿,可能早就听从医院的建议,放弃治疗了。”

  从医院出来,这几个只知道对方网名的网友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帮这个家庭,挽救张玉朵的生命。

  [求证]

  网友深入山区自费调查求证

  去医院探望的几个网友把目睹的情况也发到了论坛上。但有人质疑,现在人心不古,经常发生利用人的同情心敛财的事情。对于周大哥们发出的救助呼吁,一些人显得异常谨慎。

  为了彻底打消部分人的疑虑,也为了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6月27日上午,周大哥在单位找个借口溜了出来,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向张玉朵的山区老家东赵保乡进发,核实情况的真伪。

  在第一时间收治张玉朵的东赵保乡医院工作人员接待了一路颠簸的周大哥,介绍了初期治疗情况,并拿出了相关治疗资料,最后还出具了证明。

  随后,周大哥又来到张玉朵的家。看着张玉朵家的情况,周大哥感觉庭院里的住房“真不像是一个家”,浴池是房屋改造的,既是客人洗澡的地方,又是家人晚上睡觉的地方,没有什么电器,唯一的电视也是城里人退下来的旧电视。

  提起张玉朵的不幸遭遇,村中上了年纪的人都是涕泪一把,说张家为了给张玉朵治疗,已经举债累累,能借到钱的人都借了,这家20元,那家30元,乡亲们已无能为力了。

  拿着在张玉朵家乡得到的资料,轻易不落泪的周大哥这次落泪了。

  当晚回到洛阳,他把收集到的情况再次发到了网上。这次,所有的疑虑都消失了,聚集到论坛下声称援助的网友越来越多,这些从未谋面的网友们开始认真对待张玉朵的事情,并在网上商议7月2日上午在洛阳市上海市场步行街举行义卖募捐活动。

  [现场]

  伤者母亲跪地哭谢

  7月2日下午3点,当记者在义卖募捐现场见到张玉朵母亲张新付时,看着募捐来的钱,她已泣不成声,跪地而谢。

  张新付得知有人帮女儿义卖募捐的消息是在7月1日的下午,并让她务必于第二天早上赶到义卖场地。可7月2日早上,洛阳的天气却出现了逆转,一改一段时间来的炎热,下起了大雨。估计活动要取消了,但就在她在医院为天气发愁的时候,义卖募捐活动的组织者打来了电话,说活动按时举行。

  来到义卖现场,活动的场面超出了张新付的想象。活动场地挂满了醒目的“救救张玉朵”的条幅,50多位陌生人正在雨伞下摆放义卖的物品,每个人的胸前都贴有一个“爱”字。而在此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面,只是通过电话联系。他们在网上曾约定,不用打探真名,只需记住对方网名即可。

  天下着大雨,可募捐的场面热情不减。在一首首爱心歌曲中,路人纷纷向募捐箱中投入数额不等的爱心款。一位在洛阳工作的美国人在网上知道了消息后也来到了现场,弹起吉他为募捐助力。

  表演完后,他说从网上看到张玉朵的情况后,就决定带两千元的物品,也来参加义卖募捐活动。

  雨下个不停,活动却没有中断,张新付为工作人员的热心感动着。

  下午4点活动结束,共清点出义卖募捐款6308.7元。当这些钱全部存入张玉朵的募捐账号上时,张新付再次跪地而谢。

  “我一个都不认识啊,可他们却冒着雨来帮我。他们都是大好人,让我一辈子怎么来报答!”站起来后,张新付边擦拭眼泪边说。

  [力量]

  民间公益活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我感到很快乐。”周大哥说。

  网友周大哥个头不高,和陌生人说话时有害羞的神情,眼睛总眨个不停。在此之前,他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交际圈子也只是在单位内部,生活单调乏味,现在,却“突然融入了一个大圈子,认识了许多年轻人,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幸福和快乐。

  另一位募捐参与者“绿竹留香”,也是洛阳另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反扒联盟的“盟主”。洛阳的每一次公益活动,她都会带领部下积极参与。“像这类由民间人士发动的救助募捐活动,在我们洛阳经常看到,太多了。”“绿竹留香”自豪地说,就在他们为张玉朵募捐的同时,洛阳最大的民间公益组织河洛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也在街头冒雨进行着2006年“为了山里的孩子”劝募活动,要为农村的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募集学习用具,为此,反扒联盟捐赠了600本作业本和200支铅笔。

  2005年4月,在市民赵振杰的倡议下,全国首支城市水上义务搜救队在洛阳成立,在成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水上义务搜救队出勤56次,成功挽救了17人的生命,打捞了20多具溺水身亡者的遗体,赢得了市民的赞誉。随后,其经验推广到郑州,引起社会关注。

  [心声]

  公益组织增多是时代的进步

  反扒联盟、水上义务搜救队、河洛志愿者协会……这是洛阳这两年动静比较大的几个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当天义卖募捐活动的大部分网友,私下里都参加过以上几个组织的公益活动。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的网友“失败的匈奴”,是全国“抵制日货”活动的热烈拥护者,穿着一件印有“抵制日货、从我做起”的白色文化衫,跑前跑后。

  “洛阳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员都很稳定,越帮助别人,爱心就会越膨胀,帮助别人的行为就会成为习惯,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这就是洛阳现在义工、志愿者这么多的原因。”“失败的匈奴”充满激情地说,洛阳的义工遍地都是,“平常都忙着各自的事情,但一有活动,一呼百应,就都冒了出来,主动参加。”

  在洛阳市民政局工作的网友“笑我”则说,一个城市的公益组织、活动的多少,与这个城市的公德有着极大的关系,“也许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并不了解政府的政策,但他们的活动却暗合着政策,在行动中,行动者和他们周围人的道德情操都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公益组织增多是时代的进步!社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活动。”参加完募捐活动后,民政局这位工作人员评价道。

  ■本报记者王向前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