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少功:文学陷身同质化围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5:5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日前,著名作家韩少功在上海大学首届文学周上以《梦游与苏醒》为题作了演讲,指出当前文学创作已陷入“同质化”的危机。

  韩少功表示,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学创作已经遭遇了素材危机,不少作家的写作素材完全来源于报纸和影碟。他还对有些文学写作漠视文学的精神引导功能,越来越滑向物欲化的偏向提出了尖锐批评。

  作家生活经历相似

  “文学就是表达自己”。然而在这个强调张扬个性的时代,为什么抄袭、剽窃案例屡屡在文坛出现呢?韩少功认为,虽然每个作家都在追求个人化的叙述风格,但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大家都生活在“同质化围城”中,相似的环境和生活经历,使作家很难有独特的个人经验,更难找到独特的创作素材。而对于一些青年作家来说,由于缺少独特的社会体验,他们的经验来源大多只能“寄生”在报刊和各种碟片里。

  文学滑向物欲化

  在都市人阅读习惯趋于娱乐化的今天,严肃小说的读者正在逐年锐减。作家苏童曾感叹:“我的读者不是在一半一半地减少,而是在一个零一个零地减少。”

  韩少功说:“文化的精神功能已经消失,‘文化就是玩’的物质性思想成为有些作家小说创作的金科玉律。”相较于从前文学对社会所承担的精神导引作用,韩少功指出,当代文学之所以被边缘化,与作家不愿意再去承担教化功能和沉重的社会使命有关:“作家的工作渐渐地从灵魂工程转向了肉体工程,创作也日益从游戏化转向了欲望化。”

  诗人好像地下工作者

  韩少功说,这个时代最“不幸”的要数诗人——没有阵地发表诗作,更不可能出版诗集,“他们只能‘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搞些小范围的创作聚会,就好像‘紧密团结’、‘相濡以沫’的地下工作者。”在这样一个“大写作——小文学”的时代里,中国文化的根又在哪里呢?韩少功认为文化应该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土壤。“文学已不可能回到鼎盛时期,但文学仍然可以优秀,在经历过蚕蛹后蜕变再生。”⑥8(陈熙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