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能厚幼薄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5:5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袁浩

  几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曾唱红大江南北。这首歌道出了要善待老人,为他们驱除寂寞,让他们物质上有所养,精神上有所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却是“敬老不足而爱幼有余”。

  现在我们的不少家庭,孩子是中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年轻夫妇对孩子的要求不加限制地满足,而对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却越来越淡漠。给孩子购置高档的滋补营养品,对老人却是粗茶淡饭;给孩子送饭到手、甚至到口,却忽视了老人的许多不便;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却没想到为老人购置几件换季的衣衫鞋袜。尤其是中年的父母往往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缺乏对他们的嘘寒问暖。

  诚然,关心下一代,对毫无自理能力的婴幼儿的爱护备至,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老人,尤其是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果子女们因“厚幼薄老”而无动于衷,恐怕有失基本的伦理道德。尽管这种“厚幼薄老”现象未必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但我们的周围确实有孝敬老人不足而过分溺爱孩子的人。其实,这样做常常会给下一代造成不好的影响。常言说,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年轻时善待父母,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女,到自己老的时候,儿女自然会孝敬你。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当年,郑板桥被削职回老家前曾对送行的朋友说,请你们回家把老人当孩子看。这是要儿女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来对待父母。若对待老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敬老与爱幼就不会失调,家庭和谐也不是问题,社会稳定就更不言而喻了!⑩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