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节俭主义者的快乐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5:5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新节俭主义者的快乐生活
就在“奢侈主义”和“月光族”甚嚣尘上之际,一种生活观与之完全相反的理念也渐渐浮出水面——“新节俭主义”。

  对新节俭主义者来说,节俭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也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还是一种快乐的源泉。节俭的行为使他们不仅在省钱与环保的双赢中体会了计算的愉悦,而且在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中实施了计划的严密。

  打折专家的打折经

  孙萍,公司管理人员,月收入约6000元

  节俭快乐源:打折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即使遇到品牌打折也依然需要理智。”“扫货行家”孙萍打开购物袋,让我和她一起欣赏本次“扫货”的胜利果实:一条长裙、一双女式皮靴、一双男式的皮鞋外加一条丝巾。在我适时地表达了惊讶和敬佩之情后,孙萍开始传授她的“打折经”。

  “不管买什么东西,不管它看上去有多么合算,在掏钱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我为什么要买这件衣服?因为我非常喜欢它?因为我非常需要它?还是仅仅因为它便宜?如果这个问题想不清楚,那么很可能就在你疯狂“扫货”时看似得了便宜,实际上却是买了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反而成为额外开支。打折期其实是要细分的,现在很多新款一上市就打折,这是‘前期打折’,一般会打到八五折以上。过一两个月就会进入‘中期打折’,这个时候商家为了促销可以将东西打到七折甚至六折,这个时候如果你喜欢的款式还有出售的话,就可以出手了,相当于至少省了三分之一的钱。到了换季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打折后期’了,这个时候一般是三折甚至一折,但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时髦的样子和合适的款了。

  追求时髦的年轻MM可以在‘打折前期’买,不追求时髦的中老年人可以留到‘打折后期’再买,像我这样不算年轻也还不老又想讲点品牌的一般就在‘打折中期’买。”“那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时机呢?”孙萍悠然道来:“这三个时期的划分并没有定数,一定要多逛街时刻掌握动态才能培养出感觉来。”

  从奢到俭说难不难

  刘倩,财务人员,月收入约4500元

  节俭快乐源:家庭

  刘倩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个有“小资”情调的“月光女神”。“情调”、“品位”、“时尚”是她的口头禅。那时,刘倩在IT公司做营销,收入丰厚,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超凡脱俗。如今,身着“说不出名堂”衣服的刘倩让人大吃一惊。她笑言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日子看似过得清淡了许多,但也实惠了不少。”脱胎换骨的原因是她从一个我行我素的“花洒”变成了一个三句话不离孩子的母亲。

  “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看未必。以前钱全部花在自己身上,现在大部分花在孩子和老公身上,我现在没有以前奢侈,但幸福感增强。”刘倩笑眯眯地说,“以前我买东西形式大于内容,只要好看有品位,再贵我都买,现在我每次去买东西之前都会先想想,这件东西实用吗?使用率高吗?以前,我租个房子还专门请了钟点工打扫卫生,现在,我改行教书,时间自由,保姆走了后,我就坚持自己做家务,既省了钱又可以减肥……”刘倩言语中充满了幸福和自豪。

  这在我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啊。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起码心态上从容大气了很多。有必要为了某个牌子某个款式而跟自己过不去吗?有那个闲钱和闲心不如好好谋划一下,怎样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健康快乐地成长。至于我自己,能做孩子眼中最美的妈妈就足够了。”刘倩一脸憧憬。

  团结就是力量

  张敏,电信职员,月收入约3000元

  节俭快乐源:团购

  3年前,张敏买了楼,收楼后张敏和男朋友逛了一个月的建材市场和家电商场之后,开始犯了愁。虽然张敏和男朋友收入都不错,但积蓄基本上都用在买房上,只留了10万块作为装修费用。

  有一天,张敏在办公室里感慨“买楼难,收楼更难,装修难上加难”时,两个同事都深有同感,于是团购的念头浮了上来。但三个人显然势单力薄,他们当晚就到小区布告栏里贴了通告,很快找到了5位“志同道合”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团购。

  首先,8个人将装修事宜列举出来,并按各自的兴趣专长进行分工,有人负责采买涂料,有人负责购买地板砖,有人负责门窗。然后,众人到各负责人处确定所需材料品种和颜色,负责人考察市场货比多家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对自己所需材料进行微调……两个月后,所有装修材料基本齐备了。张敏算了算,光是买地板砖一项,就省了1000块左右,整个装修比“单打独斗”时预算的要节约了近万元。

  “团购相当于把零买转为批发,自然节约不少。而且由于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相当于自己操心的事情少了,把复杂转化为简单。”张敏总结道,“团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量保证团购成员意见一致,以防有人中途退出导致团购失败。二是采买人员一定要尽心,不要因为便宜而忽略质量。另外,我还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并且结交了好几个患难与共的朋友。将看似复杂的同事、邻里关系通过同甘共苦变得简单和透明——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际上的节俭主义吗?”④8

  □

  江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